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狗骨

狗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骨

药材名称狗骨

拼音Gǒu Gǔ

别名犬骨

来源犬科动物Canis familiaris L.的骨骼。药用以四肢骨为佳,四季可收,悬挂当风处晾干。

性状质坚实,不甚沉重,白色或微黄色(久置或受热后则显油浸色),断面不平整,骨髓不明显。

性味辛、咸,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酸软。

用法用量散剂2~3钱;酒剂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狗骨

药材名称狗骨

拼音Gǒu Gǔ

出处《别录》

来源为犬科动物骨头。狗杀死后,剔去骨胳上的筋肉,将骨挂于当风处晾干。不能曝晒,以免走油变色。

性状骨质坚实,不甚沉重,白色或微黄色,断面不平正,内心网状髓质不明显。以四肢骨为佳。

化学成分狗骨的化学组成,因骨的种类等而有差异。新鲜的骨约含:水分50%,脂肪16%,骨胶原12%,无机物22%。无机物中大约一半以上是磷酸钙,次之是碳酸钙(约10%)和磷酸镁(约2%);又氟化钙含率虽低,但仍是骨的重要成分。

性味甘,温。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咸,无毒。"

功能主治健脾和络,活血生肌。治风湿痛,腰腿无力,四肢麻木,久痢,疮瘘,冻疮。

①《别录》:"烧灰疗下利,生肌。"

②陶弘景:"烧屑疗诸疮瘘及妒乳痈肿。"

③《本草拾遗》:"煎为粥,热补,令妇人有子。"

④《蜀本草》:"主补虚,小儿惊痫,止下利。"

⑤《纲目》:"烧灰,米饮日服,治休息久痢;猪脂调,敷鼻中疮。"

⑥《四川中药志》:"治风湿关节痛,冷骨风痛,腰腿无力及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或烧存性研末,3~5钱。外用:烧灰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产后烦闷不食:白犬骨烧之,捣筛,以水和服方寸匕。(《千金翼方》白犬骨散)

②治冻疮:犬骨焙灰研末,芝麻油调涂患处。(《福州市台江区验方汇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狗骨

药材名称狗骨

拼音Gǒu Gǔ

英文名Dog's Bone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犬科动物狗的骨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is familiari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剖开,剔去骨骼上的筋骨,将骨挂于通风处晾干,不可曝晒。

原形态家狗,狗是家畜之一。体形大小毛色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的狗,体格匀称。鼻吻部较长,眼呈卵圆形,两耳或坚或垂。四肢科研矫健,前肢5趾,后肢4趾。具爪,但爪不能伸缩。尾呈环形或镰刀形。狗为肉食性动物,因长期驯化的结果,已变为杂食性动物,其嗅觉与听觉都很灵敏,记忆力很强,奔跑迅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狗的繁殖每年1-2次,仔数因品种而有所不同。一般2-3只,多至12只。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性状性状鉴别,全身骨骼约300块,其中头骨46块脊柱50-53块,肋骨和胸骨27块,附肢骨骼176块。狗的头骨近似长卵形(品种不同均有差异)多为扁骨,其牙齿为42枚;枕骨1块,蝶状。狗的脊柱由50-53块椎骨组成,除荐骨由3块荐椎愈合成1块骨外,其余脊椎均是分开的,颈柱7块,环椎无椎体和棘突。枢椎椎体最长,棘突机时扁而高,呈长薄板状。胸椎13块,椎体半圆形,各胸椎体近相等,椎体前端略凸,后端凹陷,最后胸椎棘突稍向前倾。腰椎7块,椎体上下明显扁,荐骨3块,骨体短宽近方形。尾椎由20-23块尾椎骨组成,前6个尾椎有完整椎弓,以后渐消失。肋骨13对,其中真肋9对,假肋4对,肋骨体窄而厚,弯度很大。胸骨8块,第1胸骨节最长,前端略钝圆,最后1节前阔后窄。肩胛骨长椭圆形,两侧肩胛骨呈V字形排列。肱骨为稍螺旋形扭转的长骨,骨体两侧稍扁。前臂由桡骨的尺骨组成,两骨的上端和下端紧密联接,两骨之间很窄的肌间隙。桡骨向后压扁,体部有两个弯曲,上端较小,有桡骨头呈不规则形,下端粗大,为不整齐四边形。尺骨比桡骨长,上端较粗大,下端渐细小。腕骨7块,掌骨5块,指骨也为5列,除第1指骨有两个骨节外,其他4指骨均由3个骨节组成。髂骨1对,髂骨包括髂骨、耻骨和坐骨,均尾于扁骨。股骨呈圆柱形,两髁较粗大,前后面扁平,上端有球面状肌骨头,两髁之间为一滑车面。小腿骨包括胫骨、腓骨和髌骨。胫、腓两骨与股骨近于等长,胫骨较粗大,与腓骨相平行,其上部骨体与胫骨之间有间隙,而下部骨体扁平,密集胫骨。后足骨包括附骨、跖骨和趾骨。跗骨7枚,排成2列。跖骨与趾骨在排列上与前足的掌骨、指骨相似,趾骨多为4列,第1趾骨缺少。狗骨的骨质坚实,不甚沉重,白色或微黄白色。断面不平坦,骨腔内网状髓质不明显,骨质显油润。火烧有腥臭味。

化学成分化学组成,因骨的种类等而有差异新鲜的骨约含:水分50%,脂肪16%,骨胶原(collagen)12%,无机物22%,无机物中大约一半以上是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次之是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约10%)和磷酸镁(magnesium phosphate)(约2%);又氟化钙(calcium fluoride)含率虽低,但仍是骨的重要成分。

炮制取狗骨用温水洗净泥土,闷润,刮净残余筋肉,晾干,砸成小块。

性味味甘;咸;性温

归经脾;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暗无天日骨;祛风止痛;止血止痢;敛疮生肌;。主内湿关节疼痛;腰腿无力;四肢麻木;崩漏带下;久痢不止;外伤出血;小儿解颅;痈肿疮瘘;冻疮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或烧存性研末,每次1.5-3g 。外用:适量,煅黄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名医别录》:烧灰疗下利,生肌。

2.陶弘景:烧屑疗诸疮痿及妒乳痈肿。

3.《本草拾遗》:煎为粥,热补,令妇人有子。

4.《蜀本草》:主补虚,小儿惊厥,止下利。

5.《本草纲目》:烧灰,米饮日服,治休息久痢;猪脂调,敷鼻中疮。

6.《四川中药志》:治风湿关节痛,冷骨风痛,腰腿无力及四肢麻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四叶七

    药材名称四叶七拼音Sì Yè Qī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粟兰科植物湖北金粟兰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anthushenryiHemsl.var.hupehensis(Pamp.)K.F.

  • 强威生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强威生草药材名称强威生草来源桔梗科强威生草Lobelia pleotricha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补虚弱。主治久病体虚。用法用量0.5~1两。

  • 老虎耳根

    药材名称老虎耳根拼音Láo Hǔ ěr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植物中华锥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mphostemma chinense Oliv.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中

  • 山桂皮

    药材名称山桂皮拼音Shān Guì Pí别名假桂皮、土桂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毛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appelianum Schewe[C.appelianum S

  • 鳝鱼

    《中药大辞典》:鳝鱼药材名称鳝鱼拼音Shàn Yú别名鳣(《山海经》),黄鳣(《异苑》),鳣鱼(《千金·食治》),海蛇(《黑龙江中药》)。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鳝科动物

  • 香青兰

    药材名称香青兰拼音Xiānɡ Qīnɡ Lán别名青兰、摩眼子、枝子花、山薄荷、炒面花、山香、毕日阳古、白赖洋古[蒙古]来源唇形科青兰属植物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avic

  • 四照花皮

    药材名称四照花皮拼音Sì Zhào Huā Pí英文名Dendrobenthamiajaponi-cavar.chinensis(Osbem)Fang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四照花的树皮及根皮。拉

  • 三枝标

    药材名称三枝标拼音Sān Zhī Biāo别名三羽新月蕨、蛇退步、入地蜈蚣来源蕨类蹄盖蕨科三羽新月蕨Abacopteris triphylla (Sw.)Chi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

  • 旋覆花根

    药材名称旋覆花根拼音Xuán Fù Huā Gēn英文名root of Japanese Inula, root of Linearleaf Inula, root of British Inula出

  • 牛奶树

    《中药大辞典》:牛奶树药材名称牛奶树拼音Niú Nǎi Shù别名牛奶子(《广州植物志》),乳汁麻木,牛奶稔、猪母茶、猪奶树(《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