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狗爪樟皮

狗爪樟皮

药材名称狗爪樟皮

拼音Gǒu Zhuǎ Zhānɡ Pí

别名臭樟、白香樟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滇润楠的根或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hilus yunnanensis Lec.[M.bracteata Le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挖取根或剥取树皮,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滇润楠乔木,高达30m。枝条圆柱形,具纵向条纹,幼时绿色,被蜡粉,老时褐色,无毛。叶互生,疏离;叶柄长1-1.7cm,无毛;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间或椭圆形,长(5-)7-9(-12)cm,宽(2-)3.5-4(-5)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两侧有时不对称,革质,上面绿色或黄绿色,光亮,下面淡绿色或粉绿色,两面均无毛。圆锥花序长1.5-2.5cm,无毛,被蜡粉,聚生于当年生无叶的短枝上,或着生于当年生小枝下部;花柄纤细,无毛;苞片及小苞片早落。花淡绿色、黄绿色或黄玉白色,长4-5mm;花被长3-4mm,内面被柔毛,花被裂片6,排成2轮,外轮稍短,长3.5-4mm,内轮长4-4.5mm;能育雄蕊9,排成3轮,花丝基部被柔毛,花药4室,第3轮雄蕊稍长,退化雄蕊基部有长柔毛;雌蕊无毛,子房卵珠形,长1.5mm,花柱丝状,与子房近等长,柱头小,头状。果椭圆形,长约1.4cm,先端具小尖头,熟时黑蓝色,具白粉,无毛。花期4-5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0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喜湿润和土壤肥沃的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及云南。

性味辛;温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止痛。主脘腹胀痛;暑湿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10-15g;树皮6-10g。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杧果树皮

    《中药大辞典》:杧果树皮药材名称杧果树皮拼音Mánɡ Guǒ Shù Pí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树皮。化学成分树皮含杧果甙、高杧果甙、鞣质9.33%。忙

  • 水苦荬根

    药材名称水苦荬根拼音Shuǐ Kǔ Mǎi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玄参科植物水苦荬的根。原形态详"水苦荬"条。性味微苦辛,寒。功能主治主风热上壅,喉咽肿痛及项上风疬,以酒磨服。

  • 三果木皮

    药材名称三果木皮拼音Sān Guǒ M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三果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minalia arjuna (Roxb.) Bedd.[Pentaptera arj

  • 竹叶椒叶

    《中药大辞典》:竹叶椒叶药材名称竹叶椒叶拼音Zhú Yè Jiāo Yè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竹叶椒的叶片,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竹叶

  • 蜀羊泉

    《全国中草药汇编》:蜀羊泉药材名称蜀羊泉拼音Shǔ Yánɡ Quán别名青杞、红葵、野苏子、野辣子、药人豆、野枸杞来源茄科蜀羊泉Solanum septemlobum Bunge

  • 鸡翎草

    《中药大辞典》:鸡翎草药材名称鸡翎草拼音Jī Línɡ Cǎo别名长肉芽草、狐尾藻棘豆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多叶棘豆的全草。夏、秋采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

  • 马蹄草

    药材名称马蹄草拼音Mǎ Tí Cǎo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薄叶驴蹄草的全草或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5~60厘米。根茎短,丛生白色须根。茎直立或斜上,中空。基生叶丛生,肾

  • 麻滓

    药材名称麻滓拼音Má Zǐ别名麻油滓(《千金方》),麻枯饼、芝麻莘(《寿养老新书》),麻籸(《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经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功能主治治痈疽溃烂,亦可固

  • 撑篙竹

    药材名称撑篙竹拼音Chēnɡ Gāo Zhú英文名Punting Pole Bambusa别名油竹、白眉竹、花眉竹出处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掌篙竹的叶、叶芽或茎皮。拉丁

  • 粳谷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谷奴药材名称粳谷奴拼音Jīnɡ Gǔ Nú别名稻曲菌、丰年谷、丰年穗、稻绿核、粳稻、谷奴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科粳谷奴Ustilaginoides vir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