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狐四足

狐四足

《中药大辞典》:狐四足

药材名称狐四足

拼音Hú Sì Zú

出处《纲目》

来源为犬科动物

功能主治《纲目》:"治痔漏下血。"

复方治痔漏反花泻血者:狐四足一副(阴干),穿山甲、猬皮各三两,黄明胶、白附子五灵脂、蜀乌头、川芎藭、乳香各二两。锉细入砂锅内,固济候干,炭火煅红,为末,入木香末一两。以芫荽煎酒调下二钱,日三服。(《永类钤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狐四足

药材名称狐四足

拼音Hú Sì Zú

英文名Fox feet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犬科动物狐狸和南狐的四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ulpes vulpes Linnaeus2.Vulpes vulpes hoole Swinhoe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剁下四足,阴干。

原形态1.狐狸,体长约75cm,重7.5kg。颜面狭窄,吻尖。四肢短,尾粗长,超过体长的一半,且其毛蓬松,身上有特殊的狐骚味。头部棕灰色,吻端棕黑色,下颌污白色,耳背黑色或棕黑色。背部红棕色,体侧黄褐色,腹部黄白色。四肢棕色或浅褐色,前后肢外侧有一条黑纹。尾色同背部,尾端白色。毛色因个体而有差异。

2.南狐,体形似狗,中等细长。重7.5kg左右,外形与上种类似,亦有腭臭。毛色变化较大,通常标准者,其头、躯、尾为赤褐色;深者赤色,浅者黄褐色。个体头部灰棕色;唇、下颏至前胸暗白色;颈、肩、体两侧稍黄色,背部红棕色;腹面白色或黄白色,尾尖白色。前后肢外侧的黑褐色带纹,其宽狭不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森林、丘陵、草原等地。穴居树洞,土穴中常抱尾而睡。和动敏捷,食物杂。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止血疗痔。主痔漏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适量。

各家论述本草纲目》:治痔漏下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土茯苓

    药材名称白土茯苓拼音Bái Tǔ Fú Línɡ别名白萆薢、白土苓、土茯苓、铁架子土茯苓、九牛力、千斤力、土萆薢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smilax j

  • 诃子叶

    《中药大辞典》:诃子叶药材名称诃子叶拼音Hē Zǐ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叶片。化学成分含莽草酸、去氢莽草酸、奎宁酸、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蔗糖等。还含鞣质约10%。功能

  • 罗平蓟

    药材名称罗平蓟拼音Luó Pínɡ Jì别名刺盖草、大刺盖、大牛夻口来源菊科罗平蓟Cirsium belingschanicum Petr. ex Hand.-Mazz.

  • 水栀根

    《中药大辞典》:水栀根药材名称水栀根拼音Shuǐ Zhī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栀"条。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解热凉血,镇静止痛

  • 酒瓶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酒瓶花药材名称酒瓶花拼音Jiǔ Pínɡ Huā别名小杜鹃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亮毛杜鹃Rhododendron microphyton Franch.,以根入药。夏秋

  • 棕榈子

    《中药大辞典》:棕榈子药材名称棕榈子拼音Zōnɡ Lǘ Zǐ别名败棕子(《药材学》),棕树果(《云南中草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霜降前后待果皮现青黑色时采收,晒干。原形

  • 东北羊角芹

    药材名称东北羊角芹拼音Dōnɡ Běi Yánɡ Jiǎo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东北羊角芹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gopodium alpestre Ledeb.采收和储藏:夏季采

  • 刺梨子

    药材名称刺梨子拼音Cì Lí Zǐ别名文光果、刺槟榔果、木梨子、缫丝花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以根及果入药。夏季采果,秋季挖根,晒干或

  • 朱兰

    药材名称朱兰拼音Zhū Lán别名斩龙剑、双肾草、祖师箭、青蛇剑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朱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ia japonica Reichb. F. [P.kungii Ta

  • 栝楼

    《中药大辞典》:栝楼药材名称栝楼拼音Guā Lóu别名果裸(《诗经》),王菩(《吕氏春秋》),地楼(《本经》),泽巨、泽冶(《吴普本草》),王白(《广雅》),天瓜(《尔雅》郭璞注),萯(《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