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牙痈草

牙痈草

《中药大辞典》:牙痈草

药材名称牙痈草

拼音Yá Yōnɡ Cǎo

别名破布草、破布粘、大号疟草、一条龙、母一条根、半边龙。

出处福建

来源紫草种植物披针叶琉璃草全草。5~8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二年生直立草本,被硬粗毛。单叶互生,阔披针形,先端短尖,基部渐狭而下延,下面具有粗而显明的叶脉,两面均被粗毛,全缘。蝎尾状总状花序;花白色或蓝色、或篮色中间带红;无苞片;萼片5深裂;花冠管短,喉部有鳞片5,裂片5,先端钝,覆瓦状排列;雄蕊5,内藏于鳞片之下,花药卵形;子房4深裂,花柱稍长。小坚果4,短卵形,直径约1.2~2.0毫米,侧生于心皮柱上,被钩状刺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村边砂质土壤。分布福建、广东等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功能主治福建晋江二医院《新医药学通讯》:"治急性肾炎,牙周炎,牙周脓肿,下颌急性淋巴结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3~6分。

临床应用治疗急性肾炎:取牙痛草干叶研细,过120目筛,装入胶囊,每粒300毫克。每服3~6粒,日3次。亦可用干全草5钱,水煎,分2次服。10天为一疗程,可连续服数个疗程。治疗47例,其中儿童37例,成人10例。结果痊愈(浮肿消退,小便常规检查阴性,停药后每月复查尿常规,连续3个月阴性)40例,基本痊愈(浮肿消退,小便常规有时出现微量蛋白)4例,好转(浮肿消退,但尿常规检查仍有微量蛋白和少许红细胞)2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7%,痊愈率86%。一般服药后第2天即见尿量增多,开始消肿,完全消肿时间最短者4天,最长者15天;尿常规检查转阴者40例,其中多数病例在10天内转阴。治疗期间应限制钠盐摄入,注意休息,并避免感染。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牙痈草

药材名称牙痈草

拼音Yá Yōnɡ Cǎo

英文名Herb of Smallflower Houndstongue

别名破布草、破布粘、大号疟草、一条龙、母一条根、半边龙、山芬芦、粘娘娘

出处出自《福建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草科植物小花琉璃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noglossum lanceolatum Forsk.[C.micranthum Desf.;C.hirsutum Jacq.]

采收和储藏:5-8月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90cm。茎直立,中下部有分枝,分枝开展,全株密被具基盘的硬粗毛。基生叶及茎下部的叶具柄;叶落归根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14cm,宽约3cm,先端尖,基部渐狭而下延,全缘,两面均被粗毛或伏毛;茎生叶无柄或具短柄,披针开长4-7cm,宽约1cm,茎上部叶极小。聚伞花序叉状分枝呈总状,顶生及腋生;无苞片;花梗果期几不增长;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长1-2mm,外面密生短伏毛,果期稍增大;花冠种状,淡蓝色或白色,钟状,先端裂片椭圆形,长1.5-2.5mm,喉部有5枚半月形的附属物;雄蕊5,内藏于附属物之下;子房4深裂,花柱短,肥厚,四棱形,长约1mm。小坚果4,卵圆形,长2-2.5mm,背面突起,密生长短不等的锚状剌,边缘锚状剌基部不连合。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2800m的丘陵、山坡、草地和路边沙质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表面有毛茸。叶互生,皱缩,展平后呈阔年级针形,先端短尖,基部渐窄而下延,下面具有粗而明显的叶脉,两面均被粗毛,全缘。花皱缩成团,淡黄色。果实卵圆形,直径1.2-2.0mm。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牙痈草含澳洲倒提壶碱(cynaustraline)和澳洲倒提壶亭碱(cynausine)

性味苦;凉

归经胃;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牙周脓肿;急性肾炎;牙周炎;下颌急性淋巴结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0.9-1.8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福建晋江二医院《新医药学通讯》:治急性肾炎,牙周炎,牙周脓肿,下颌急性淋巴结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棕皮头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棕皮头药材名称小棕皮头拼音Xiǎo Zōnɡ Pí Tóu别名小棕包、高原鸢尾来源鸢尾科小棕皮头Iris collettii Hook. f.,以根及根上叶基

  • 血榧

    《中药大辞典》:血榧药材名称血榧拼音Xuè Fěi别名臭榧(《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南方红豆杉的种子。原形态南方红豆杉,又名:美丽红豆杉。常绿乔木,

  • 草木樨

    药材名称草木樨拼音Cǎo Mù Xī别名铁扫把、省头草、辟汗草、野苜蓿来源豆科草木樨属植物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 鸭肫衣

    《中药大辞典》:鸭肫衣药材名称鸭肫衣拼音Yā Zhūn Yī别名鸭肫内皮(《本草求原》),鸭肫皮(《药材资料汇编》),鸭内金(《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砂囊的角质内壁。

  • 水虾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虾子草药材名称水虾子草拼音Shuǐ Xiā Zǐ Cǎo别名鸭脷草、定经草来源玄参科泥花草属植物泥花草Lindernia antipoda (L.)Alston [Ilysant

  • 眼镜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眼镜蛇药材名称眼镜蛇拼音Yǎn Jìnɡ Shé别名吹风蛇、扁头蛇、吹风鳖、饭铲头、蝙蝠蛇、琵琶蛇、饭匙头、万蛇、膨颈蛇、扁颈蛇、五毒蛇、白颈丫来源有鳞目眼镜蛇

  • 榧枝叶

    药材名称榧枝叶拼音Fěi Zhī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树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rreya grandis Fort.ex Lindl.[Torreya grandi Fort.

  • 天王七叶

    《中药大辞典》:天王七叶药材名称天王七叶拼音Tiān Wánɡ Qí Yè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羽裂莛子藨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天王七"

  • 苦果

    药材名称苦果别名洋苦果、吕宋豆、吕宋果来源马钱科苦果Strychnos ignatii Bergin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菲律宾、越南、泰国。化学成分含番木大鳖碱等生物碱。性味苦,温。有大毒。功能主

  • 黄花稔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稔药材名称黄花稔拼音Huánɡ Huā Rěn别名黄花地桃花、地膏药、黄花母、千斤坠、枚叶草、山鸡绸、土黄芪[福建]、细迷马桩棵、素花草来源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白背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