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满江红根

满江红根

《中药大辞典》:满江红根

药材名称满江红根

拼音Mǎn Jiānɡ Hónɡ Gēn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

功能主治《贵州民间方药集》:"润肺,止咳。治肺痨病,又可发汗利尿。据云功同麻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满江红根

药材名称满江红根

拼音Mǎn Jiānɡ Hónɡ Gēn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药材基源:为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zolla imbricata (Roxb.) Nakai[Sal-vinia imbricata 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捞取全草后,剪下须状根,晒干。

原形态小形漂浮植物。圆形或三角状,直径约1cm。根茎细弱,横生,羽状分枝,向下生出须根,悬垂于水中。叶小,无柄,互生,成双行覆瓦状排列,卵形或近斜方形,长约1mm,宽约为长的一半,先端圆形或截形,基部与根茎合生,全缘,通常分裂为上下2片;上片绿色,肉质,浮于水面,秋后变为红色,边缘膜质,上面有乳头状突起,下面有一空腔,含胶质,内有固氮蓝藻,念珠藻共生;下裂片膜质,鳞片状,沉没水中。孢子果(荚)成对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裂片上;大孢子果小,长卵形,内有一个大孢子囊,内含一个大孢子;小孢子果大,球形,内有多数小孢子囊,各含64个小孢子。孢子果9-11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池沼、水沟或水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等地。

性味辛;微苦;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主肺痨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贵州民间方药集》:润肺,止咳。治肺癌病,又可发汗利尿。据云功同麻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散血子

    药材名称散血子别名紫背天葵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天葵秋海棠Begonia fimbristipulata Hance,以块茎和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晒干。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咳化痰,

  • 禾虫

    《中药大辞典》:禾虫药材名称禾虫拼音Hé Chó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沙蚕科动物疣吻沙蚕的全体。原形态体细长稍扁,长40~80毫米,宽约5毫米,全体有60多个体节。前端背面到口

  • 大阳关

    药材名称大阳关拼音Dà Yánɡ Guān别名棠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广西斑鸠菊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chingiana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 片姜黄

    药材名称片姜黄英文名RHIZOMA WENYUJIN CONCISUM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 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

  • 瓜螺

    药材名称瓜螺拼音Guā Luó英文名Whelk别名油螺、红塔螺、红螺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涡螺科动物瓜螺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ium melo (Solander)

  • 蜂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毒药材名称蜂毒拼音Fēnɡ Dú来源为工蜂腹部末端螫刺腺体内的有毒液体。性状浅黄色透明液体,比重1.1313,PH5.5。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疼痛。用于风

  • 熊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熊胆药材名称熊胆拼音Xiónɡ Dǎn别名狗熊胆、黑瞎子胆来源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 Cuvier)、东北马熊Ursus arc

  • 鸱骨

    《中药大辞典》:鸱骨药材名称鸱骨拼音Chī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翅骨。功能主治《圣惠方》:"治鼻衄不止。老鸱翅关大骨,微炙,捣细罗为散,少少吹入鼻中。"摘录《中药

  • 接骨树

    药材名称接骨树别名绿泽兰、蚂蚁鼓堆树、戳皮树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思茅腐卑Premna szemaoensis Pei,以茎皮入药。全年可采,晒干研末。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接骨镇痛,止血生肌

  • 柳花

    《中药大辞典》:柳花药材名称柳花拼音Liǔ Huā别名杨花(《摘元方》),柳椹(《岣嵝神书》),柳蕊(《纲目拾遗》)。出处《本经》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花。性味苦,寒。①《本经》:"味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