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海白石

海白石

药材名称海白石

拼音Hǎi Bái Shí

别名鹅管石

来源药材基源:为枇杷珊瑚科动物粗糙盔形珊瑚等多种盔形珊瑚离散的石来质骨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axea aspera Quelch

采收和储藏:于沙滩边采收,或潜水、垂网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原形态粗糙灰形珊瑚,群体形状不定,随周围环境而变,空间宽大则群体块状呈凸形,空间狭小则呈畸形。能分泌石灰质,使群体长有坚硬的骨骼。凸形的“珊瑚骼”珊瑚杯多而密,柄略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呈长方形,长、第2轮隔片大而突出,几乎到达柄中心,两侧具很多小颗粒。第3轮隔片较狭,红1/2半径宽,颗粒少。第4轮隔片发育不全。珊瑚肋粗,自杯壁上部一直延伸到基部。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时为黄绿色,触手白色;当收缩时口道处呈深绿色。属暖水种,一般栖息于干潮带下至水深15m左右的珊瑚礁平台上。只分布在热带海域,为构成珊瑚百分数的重要组成。

资源分布:我国海南岛、涠洲岛和西沙群岛周围水域及浅海区凡能生长造礁石珊瑚处,均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有许多圆形或卵形突起。表面灰黄色。气微,味微咸。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尚含有少量镁、硅、铁等。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主痢疾;气管炎;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苜蓿根

    《中药大辞典》:苜蓿根药材名称苜蓿根拼音Mù Xu Gēn别名土黄耆(《食疗本草》)。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根。化学成分紫苜蓿的根含糖类。根的分泌物中含氨基酸,其中有2

  • 披针叶毛茛

    《全国中草药汇编》:披针叶毛茛药材名称披针叶毛茛来源毛茛科披针叶毛茛Ranunculus amurensis Koma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吉林、四川。性味辛,微寒。有小毒。功能主治发散风

  • 熊筋

    《中药大辞典》:熊筋药材名称熊筋拼音Xiónɡ Jīn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筋。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熊胆"条。功能主治《本经逢原》:"壮筋强力

  • 薏苡仁

    《中国药典》:薏苡仁药材名称薏苡仁拼音Yì Yǐ Rén英文名SEMEN COICIS别名薏苡、苡米、薏仁米、沟子米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 白克马叶

    《中药大辞典》:白克马叶药材名称白克马叶拼音Bái Kè Mǎ Yè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安息香料植物垂珠花的叶。夏、秋采收。原形态垂珠花,又名:白花树。落叶灌木或小

  • 碎兰花根

    药材名称碎兰花根拼音Suì Lán Huā Gēn别名癞疙宝草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细锥香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coetsa(Buch.Ham.ex D.Don)Har

  • 蜇砂

    药材名称蜇砂来源蜇蛾科昆虫家蜇BombyxmoriLinnaeus的粪便。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脾、胃经。功能主治除湿利痹,缓急舒筋。用于风湿痹痛,吐泻转筋。用法用量一钱至三钱,须包煎。备注(1)

  • 饱饭花果

    药材名称饱饭花果拼音Bǎo Fàn Huā Guǒ别名乌饭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西南越橘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ccinium laetum Diels[V.mandarinorum

  • 细叶桉叶

    《中药大辞典》:细叶桉叶药材名称细叶桉叶拼音Xì Yè ān Yè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细叶桉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细叶桉,又名:褐桉树。乔木,高10~50米

  • 刺梨根

    《中药大辞典》:刺梨根药材名称刺梨根拼音Cì Lí Gēn别名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化学成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