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油茶叶

油茶叶

药材名称油茶叶

拼音Yóu Chá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olelfera Abel[C.oleosa (Lour.)Reh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油茶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m,稀达8m。树皮淡黄褐色,平滑不裂;小枝微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4-7mm,有毛;叶片厚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3.5-9cm,宽1.8-4.2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或中脉有硬毛,下面中脉基部有毛或无毛,侧脉不明显。花两性,1-3朵生于枝顶或叶腋,直径3-5cm,无梗;萼片通常5,近圆形,外被绢毛;花瓣5-7,白色,分离,倒卵形至披针形,长2.5-4.5cm,先端常有凹缺,外面有毛;雄蕊多数,无毛,外轮花丝仅基部连合;子房上位,密被白色丝状绒毛,花柱先端三浅裂。蒴果近球形,直径3-5cm,果皮厚,木质,室背2-3裂。种子背圆腹扁,长至2.5cm。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10月。

生境分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

性状性状鉴别 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9cm,宽1.5-4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绿色,主脉明显,侧脉不明显。叶革质,稍厚。气清香,味微苦涩。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解毒。主鼻衄;皮肤溃烂瘙痒;疮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叶凤凰尾巴草

    《中药大辞典》:小叶凤凰尾巴草药材名称小叶凤凰尾巴草拼音Xiǎo Yè Fènɡ Huánɡ Wěi Bɑ Cǎo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蹄盖蕨科植物日本双盖蕨的根

  • 马尾伸筋草

    药材名称马尾伸筋草拼音Mǎ Wěi Shēn Jīn Cǎo别名马尾千金草、马尾青青草、飞龙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马尾伸筋草Lycopodium fargesii Hert.,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鬣羚骨

    药材名称鬣羚骨拼音Liè Línɡ Gǔ英文名Bone of mane antelope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鬣羚的四肢骨。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ricornis

  • 麻油

    《中国药典》:麻油药材名称麻油拼音Má Yóu英文名OLEUM SESAMI来源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熟种子用压榨法得到的脂肪油。性状本品为淡

  • 吕宋果

    《中药大辞典》:吕宋果药材名称吕宋果拼音Lǚ Sònɡ Guǒ别名加穵弄、宝豆(《本草补》),苦果(《药材资料汇编》)。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钱科植物吕宋豆的成熟种子。原形态大型木质藤本。

  • 滇车前

    药材名称滇车前别名蛤蟆叶来源车前科滇车前Plantago erosa Wall.,以种子、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

  • 天竹黄

    药材名称天竹黄拼音Tiān Zhú Huánɡ别名竹黄、天竺黄、竹膏、竹糖出处本品始载于《蜀本草》,原名竹黄。1.韩保升曰:“《图经》云:竹节间黄白者,味甘,名竹黄。”2.《日华子》谓:“此是南海边竹

  • 千金子

    《中国药典》:千金子药材名称千金子拼音Qiān Jīn Zi英文名SEMEN EUPHORBIAE别名续随子、打鼓子、一把伞、小巴豆、看园老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

  • 椰子瓤

    《中药大辞典》:椰子瓤药材名称椰子瓤拼音Yē Zi Ránɡ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胚乳(椰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椰子皮"条。化学成分椰子含油35~45%

  • 樱桃枝

    《中药大辞典》:樱桃枝药材名称樱桃枝拼音Yīnɡ Táo Zhī别名樱桃梗(《滇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枝条。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