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汉中防己

汉中防己

《全国中草药汇编》:汉中防己

药材名称汉中防己

拼音Hàn Zhōnɡ Fánɡ Jǐ

别名木香

来源马兜铃马兜铃属植物异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 Hemsl.的。春秋采,洗净晒干。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治利湿消肿,祛风止痛,降血压。用于小便不利,水肿,风湿关节疼痛,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汉中防己

药材名称汉中防己

拼音Hàn Zhōnɡ Fánɡ Jǐ

英文名Radix Aristolochiae Heterophyllae

别名防己、青木香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异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 Hemsl.的。春、秋季挖根,刮去外皮,晒干。

原形态缠绕藤本。茎幼时密被棕褐色绒毛。叶互生,心形或卵状心形,先端钝或短尖,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均被白色柔毛;叶柄细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密被灰棕色柔毛,中部有一心形苞片;花被黄色,外被长硬毛,中部收缩而弯曲,先端3裂,灰紫色;雄蕊6,贴生于花柱体周围;子房下位。蒴果长圆柱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丛中。主产陕西。

性状根圆柱形而弯曲,长8~15cm,直径2~3cm。表面浅棕黄色,残留的栓皮灰褐色,较平坦。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粉性。味苦涩,鲜品具有特异香气。

化学成分马兜铃酸A、B及尿囊素等。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汉中防己

药材名称汉中防己

拼音Hàn Zhōnɡ Fánɡ Jǐ

别名防己、解离、木防己、解燕、石解。

出处防己始载于《本经》。《本经》谓其"一名解离。"《别录》称:"文如车辐理解者良。生汉中川谷,二、八月采根,阴干。"《吴普本草》曰:"木防己一名解离......如葛茎,蔓延如芄,白根,外黄似桔梗,内黑文如车辐解。二月、八月、十月采根。"李当之所述,与此基本相似。可知,我国汉魏以前所使用的防己,又名木防己,产汉中,用根,具有内有黑纹如车幅解的特征。至唐代,《新修本草》云:"防己本出汉中者,作车幅解,黄实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异叶马兜铃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kaempferi Willd.f.heterophylla(Hemsl.)S.M.Hwang[A.heterophylla Hems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根,洗净,切段,粗者纵切两瓣,晒干。

原形态异叶马兜铃木质缠绕藤本,长约2-3m。茎多分枝,幼枝密生淡褐色短茸毛,老枝疏生短柔毛,有浅纵沟;芽小,密生褐色柔毛,叶卵圆形或卵状心形,长3-8cm,宽2-7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心形,两侧耳状下垂,全缘,上面绿色,密被茸毛,下面灰绿色,密被褐色绒毛。花单生叶腋;花梗长3-4cm,中部以下包围一长宽各约lcm的圆形苞片;花被管烟斗状,黄色,外被细硬毛,内面无毛,中部以上弯曲处膨大,长约2.5cm,缘部灰紫色,3裂,裂片宽卵形,近平展;雄蕊几无花丝,贴生于花柱体上;花柱肉质,先端6裂;子房柱状,外密被褐色硬毛。蒴果长圆状圆柱形,长4-7cm,室间开裂。种子三角状卵圆形,腹面具凹沟,脐部有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中和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疏林中和山坡灌丛中。

性状1.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略弯曲,长4-15cm,直径1.5-3cm,栓皮多已除去,显浅棕黄色,残存的栓皮灰褐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粉性,皮部较厚,木部可见放射状车辐纹,从中央向外作二歧或三歧分叉。气微弱,味苦涩。

2.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残留木栓层为10-20列扁平多角形细胞,棕褐色,排列不整齐。皮层为30-50余列薄壁细胞,外侧细胞多切向延长。韧皮部散有石细胞,形状不规则。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纤维众多。射线宽3-20余列细胞,呈辐射状。髓部薄壁细胞类圆形。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化学成分根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尿囊素(allantoin),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A和木兰花碱(magnoflorine)。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4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作供试溶液,另取马兜铃酸0.4mg,加甲醇2ml,溶解后制成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两溶液备10m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庚烷-氯仿-醋酸(6:6:2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于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同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稍浸,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性味苦;辛;寒

归经膀胱;肾;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清热利水。主风湿关节疼痛;湿热肢体疼痛;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湿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注意本品性味苦寒,不宜过量服用,以免损伤胃气。食欲不振,体弱阴虚患者慎服。孕妇禁服。《本草述钩元》:"大苦大寒能伤胃,凡胃虚阴虚肾虚,小水不利及胎前产后,血虚,虽有下焦湿热慎毋用之,误则为害非细。"

备注汉中防己在古代为防己之一种。而历代本草所述防己的品种及其功效主治常混杂难分。因此,有关汉中防己的部分本草文献以及临床应用、附方等内容,可参见防己防己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斑杖

    药材名称斑杖来源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细齿天南星Arisaema serratum (Thunb.) Schott,以球茎入药。秋冬采收,晒干。性味辛,平。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外用适量,

  • 喜树果

    药材名称喜树果拼音Xǐ Shù Guǒ英文名Fructus Camptothecae Acuminatae别名千丈树、水栗子、天梓树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

  • 青葙子

    《中国药典》:青葙子药材名称青葙子拼音Qīnɡ Xiānɡ Zǐ英文名SEMEN CELOSIAE别名野鸡冠花、狗尾花、狗尾苋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 的干燥成熟种

  • 四照花

    药材名称四照花拼音Sì Zhào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四照花的叶、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obenthamia japonica(DC.)Fang var.chinensis(

  • 白背叶(峨嵋山胡椒)

    药材名称白背叶(峨嵋山胡椒)拼音Bái Bèi Yè别名三条筋、三根筋、香叶、糯叶(《贵州草药》),湄潭台乌(《贵州药植目录》)。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峨嵋山胡椒

  • 金盏草根

    《中药大辞典》:金盏草根药材名称金盏草根拼音Jīn Zhǎn Cǎo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金盏花的根。功能主治治疝气。复方治疝气:金盏草鲜根二至四两(干的一至二两),公鸡一只(洗

  • 金钗石斛

    药材名称金钗石斛拼音Jīn Chāi Shí Hú英文名Harba Dendrolii Nobilis别名金钗石、扁金钗、扁黄草、扁草来源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

  • 鲦鱼

    《中药大辞典》:鲦鱼药材名称鲦鱼拼音Tiáo Yú别名鮂、黑鰦(《尔雅》),白鲦(《毛诗笺》),参鱼、肉条鱼(《尔雅翼》),鲹鱼(《纲目》),白漂子(《黑龙江流域鱼类》),鲹鲦(《

  • 胡葱

    药材名称胡葱拼音Hú Cōnɡ别名冻葱(《唐本草》),葫葱(《孙真人食忌》),冬葱(《蜀本草》),回回葱(《饮膳正要》),蒜葱(《纲目》),分葱、科葱(《中国蔬菜栽培学》)。出处《唐本草》来

  • 翁波

    药材名称翁波拼音Wēnɡ Bō别名河柏、水怪柳、西河柳、柽柳、山川柳、温木卜、水柏枝、臭红柳。来源药材基源:为柽柳科植物宽苞水柏枝的嫩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ria bracteata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