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水藿香

水藿香

药材名称水藿香

拼音Shuǐ Huò Xiānɡ

别名藿香、毛秀才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穗花香科科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japonicum Willd.

采收和储藏:7-10月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穗花香科科,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50-80cm,近无毛。叶柄长为叶片长的1/5以下;叶片卵状长圆形,长5-10cm,宽1.5-4.5cm,面面近无毛。假穗状花序生茎及上部分枝的顶端,茎顶者常分枝呈圆锥状,无毛;苞片条状披针形;花长1.1-1.5cm;花萼筒状,5齿近相等;花冠白色或淡红色,筒长为花冠的1/4,檐部单唇形,中裂片最大,倒卵形;雄蕊伸出;花盘盘状,边缘微波状;花柱先端2裂。小坚果倒卵形,合生超过果长之半。花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及原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四川、贵州。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山藿香素(teucvin),穗花香科素(teucjaponin)A、B,穗花石蚕素(teuponin)及刺槐素(acacetin),滨蓟黄素(cirsimaritin)。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利湿除痹。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樗叶花椒

    药材名称樗叶花椒拼音Chū Yè Huā Jiāo别名食茱萸、木满天星、海桐皮[浙江误称]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et Zu

  • 铃铃草

    药材名称铃铃草拼音Línɡ Línɡ Cǎo别名鹅不食、雀儿蛋、鸡肠子草来源石竹科蚤缀属植物蚤缀Arenaria serpyllifolia L.的全草。夏秋采集全草,晒干。性味辛

  • 石柑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柑子药材名称石柑子拼音Shí Gān Zǐ来源天南星科石柑子属植物石蒲藤Pothos chinensis (Raf.)Merr.;石柑子P. cathcartii Sc

  • 番薯藤

    药材名称番薯藤拼音Fān Shǔ Ténɡ别名红苕藤、番苕藤(《四川中药志》)。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茎叶。药理作用叶子含胰岛素样成分,口服1克相当于440单位胰岛素,皮下

  • 黑大豆皮

    《中药大辞典》:黑大豆皮药材名称黑大豆皮拼音Hēi Dà Dòu Pí别名黑豆衣(《江苏植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种皮。取黑大豆用清水浸泡,待其发芽

  • 驳骨草

    《中药大辞典》:驳骨草药材名称驳骨草拼音Bó Gǔ Cǎo别名小功劳(《云南中草药选》)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花叶九节木的全株。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矮小常绿灌木,

  • 铜钱麻黄

    药材名称铜钱麻黄拼音Tónɡ Qián Má Huánɡ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中国宿苞豆的根。全年可采。切段晒干。原形态攀援灌木。茎细弱,被白色

  • 双色龙胆

    药材名称双色龙胆拼音Shuānɡ Sè Lónɡ Dǎn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蓝玉簪龙胆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ntiana veitchiorum Hemsl.采收和储藏:8-9月采

  • 香蒲

    药材名称香蒲拼音Xiānɡ Pú别名蒲(《诗经》),睢、睢蒲(《本经》),醮、醮石(《吴普本草》),甘蒲(《唐本草》),蒲黄草(《经效产宝》),鬼蜡烛(《类证活人书》),水蜡烛(《广东新语》

  • 斑鸠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斑鸠木药材名称斑鸠木拼音Bān Jiū Mù别名斑鸠菊、白花毛桃来源菊科斑鸠菊属植物茄叶斑鸠菊Vernonia solanifolia Benth.,以根和叶入药。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