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水甘草

水甘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甘草

药材名称水甘草

来源夹竹桃水甘草Amsonia sinensis Tsiang et P. T. Li,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浙江、安徽。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主治小儿风热,丹毒。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水甘草

药材名称水甘草

拼音Shuǐ Gān Cǎo

出处水甘草始载于《本草图经》,云:"水甘草生骛州(江西高安县)……春生苗,茎青色,叶如杨柳,多生水际,无花。七月、八月采。"并附"药州水甘草"一图,所述形态及生境,与今夹竹桃科植物水甘草较相符。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水甘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sonia sinensisTsiang et P.T.L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cm。全株无毛;茎草灰色。叶互生,膜质;叶柄长达3mm;叶片狭披针形,先端渐尖,长2.2-4.8cm,宽5-8mm。聚伞花序顶生,花萼5深裂,萼片卵圆形,先端渐尖,长约2mm,基部内面具5个小腺体;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圆筒形,向喉部渐宽大,长达10mm,基部直径2mm,喉部直径约4mm,内面被长柔毛;花冠裂片5枚,长圆状披针形,长达5mm;雄蕊着生于花冠筒近喉部,花药长圆形,钝头;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花柱丝状,柱头棍棒状,基部环状;每心皮有胚珠10颗,2排。花期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一种吲哚生物碱,水甘草碱(amasosinine)。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小儿风热;丹毒;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叶桑

    药材名称小叶桑拼音Xiǎo Yè Sānɡ别名野桑(《广西药植名录》),小岩桑(《贵州草药》)。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桑科植物鸡桑的叶。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5米。枝开展,无毛;

  • 栲栗

    药材名称栲栗拼音Kǎo Lì别名锥栗、米锥栗、勒翠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剥去果壳,

  • 血党

    药材名称血党拼音Xuè Dǎnɡ别名珍珠盖伞、假血党、大巴戟、石狮子、铁郎伞、美女怀胎、散血丹、小罗伞、小凉伞、斑叶朱砂根、活血胎、腺点紫金牛、郎伞、铁雨伞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山血丹的根或全株

  • 小球藻

    药材名称小球藻拼音Xiǎo Qiú Z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小球藻科植物蛋白核小球藻及小球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ella pyrenoidosa Chick.;Chlorella vu

  • 大薸

    药材名称大薸别名母猪莲、水浮莲来源天南星科大薸属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以叶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辛,凉。功能主治祛风发汗,利尿解毒。用于感冒,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痛,皮

  • 石龙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龙子药材名称石龙子拼音Shí Lónɡ Zǐ别名四脚蛇、草龙来源石龙子科动物铜石龙子Sphenomorphus indicus (Gray)或同属其它种石龙子

  • 尾叶山柑

    《全国中草药汇编》:尾叶山柑药材名称尾叶山柑别名尾叶槌果藤来源白花菜科尾叶山柑Capparis urophylla F. Chun, 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毒蛇咬

  • 亚麻子

    《中国药典》:亚麻子药材名称亚麻子拼音Yà Má Zi英文名SEMEN LINI别名亚麻仁、胡麻子来源本品为亚麻科亚麻属植物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 的干燥

  • 大剑叶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剑叶木药材名称大剑叶木拼音Dà Jiàn Yè Mù别名竹节兰、点点领[傣]来源龙舌兰科大剑叶木Pleomele terniflora (

  • 薅田藨根

    《中药大辞典》:薅田藨根药材名称薅田藨根拼音Hāo Tián Pāo Gēn别名茅莓根(《福建中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茅莓的根。化学成分根含鞣质4.5%,糖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