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水晶花

水晶花

《中药大辞典》:水晶花

药材名称水晶花

拼音Shuǐ Jīnɡ Huā

别名四块瓦(《广西中兽医药植》),土细辛、豆皮香、白开喉箭(《广西药植名录》),四叶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银线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丝穗金粟兰根、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茎节明显,节上生鳞片状小叶。叶对生,常两对生于茎端,近纸质;叶片广卵形或椭圆形,长4~12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钝或渐尖,基部广楔形,边缘具糙锯齿,齿尖有一腺体;叶柄长1.6厘米。花序单一,穗状,长4~6厘米,无花柄及花被,而具苞片;苞片倒卵形,先端3齿裂;雄蕊3枚,由药隔膨大而相愈合,中间2室,两侧1室,全发育,先端3裂,伸长成线形,长可达2~3厘米,乳白色;子房卵形。果倒卵形。花期4~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或低山林下阴湿而带腐殖质的草丛中。分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性味《广西中草药》:"味辛,性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驱风理气,活血散瘀。治风湿痹痛,痢疾,腹泻,胃痛,咳嗽,干血痨,跌打损伤,疮疖肿毒。

《广西中草药》:"驱风镇痛,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肠胃炎,菌痢,咳嗽,跌打肿痛,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根:煎汤,1~2钱。外用:全草:捣敷。

注意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本品有毒,多服能引起呕吐。"

②《广西中草药》:"孕妇慎服。"

复方①治妇女干血痨:鲜水晶花根五至六钱,水煎,冲黄酒、红糖服。

②治跌打损伤后内伤腹痛呕吐:鲜水晶花根五至六钱(干根减半),加青木香四至五钱,水煎,冲烧酒(适量),早晚空腹二次分服。

③治胃痛或内伤疼痛:干水晶花根三至四分,炒研细末吞服。

④治疥疮:水晶花全草煎汁洗。(选方出《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晶花

药材名称水晶花

拼音Shuǐ Jīnɡ Huā

英文名Root of Fortune Chloranthus

别名细辛四大天王、土细辛、四大金刚、四块瓦、平头细辛、红线草、对叶四块瓦、四叶对。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全缘金粟兰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anthus holostegius (Hand.Mazz.)Pei et Sha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根、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全缘金粟兰 多年生草本,高25-55cm。根茎横走,生多数须根,有特异气味。茎直立,一般不分枝,下部节上对生2片鳞状叶。叶对生,通常4片生于茎顶,呈假轮生;叶柄长0.5-1.5cm;鳞状叶宽卵形或三角形;托叶微小;叶片坚纸质,宽椭圆形或倒卵形,长8-15cm,宽4-10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锯齿,齿端有一腺体,两面无毛;侧脉6-8对。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通常1-5聚生,连总花梗长5-12cm;苞片宽卵形或近半圆形,不分裂;花白色;雄蕊3,药隔基部连合,着生于子房顶部柱头外侧,中央药隔具1个2室的花药,两侧药隔各具1个1室的花药,药隔延长成线形,长5-8mm;子房卵形。核果倒卵形。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山谷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四川、广西、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粗短,外表灰黄色,着生多数须状根。须根长4-15cm,直径2-4mm,表面暗灰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灰白色,木部淡黄色。气微香,味微辛、苦,略有麻舌感。

化学成分根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棕榈酸(palmitic acid),金粟兰内酯(chloranthalactone)C和秦皮定-8-葡萄糖甙(fraxidin-8-glucoside)。

性味微苦;涩;性温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风寒感冒;跌打损伤;瘰疬;疮疖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1.《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本品有毒,多服能引起呕吐。

2.《广西中草药》: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广西中草药》:驱风镇痛,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肠胃炎,菌痢,咳嗽,跌打肿痛,疮疖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甘蓝

    《中药大辞典》:甘蓝药材名称甘蓝拼音Gān Lán别名蓝菜(《千金·食治》),西土蓝(《本草拾遗》),包心菜、洋白菜(《中国蔬菜栽培学》),卷心菜、莲花白、葵花白菜(《中国药植图鉴

  • 山苦荬

    《中药大辞典》:山苦荬药材名称山苦荬拼音Shān Kǔ Mǎi别名七托莲、小苦麦菜(《广西药植名录》),苦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隐血丹、小苦荬(《陕西中草药》)。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菊科植

  • 蟾皮

    《中药大辞典》:蟾皮药材名称蟾皮拼音Chán Pí别名蛤蚆皮(《医方约说》),癞蟆皮(《中药材手册》)。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化学成分皮的特殊

  • 水苎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苎麻药材名称水苎麻拼音Shuǐ Zhù Má别名山麻、水麻、悬铃木叶、掌叶麻、大水麻、水禾麻、马鞭麻、龟尾麻、薮苎麻、芙蓉麻来源荨麻科水苎麻Boehmeria

  • 狗肝

    《中药大辞典》:狗肝药材名称狗肝拼音Gǒu Gā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肝。性味《医林纂要》:"甘苦咸,温。"功能主治治脚气,下痢腹痛。《本草拾遗》:"主脚气

  • 辣蓼

    药材名称辣蓼拼音Là Liǎo别名辣蓼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辣蓼Polygonum flaccidum Meism及水蓼P. hydropiper L.,以全草或根、叶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根和叶

  • 樟脑

    《全国中草药汇编》:樟脑药材名称樟脑拼音Zhānɡ Nǎo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以根、枝、叶及废材经蒸馏所得的颗粒状结晶。除春分至立夏期间含

  • 莲花

    《中药大辞典》:莲花药材名称莲花拼音Lián Huā别名菡萏(《诗经》),荷花(《毛诗传》),水花(崔豹《古今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花蕾。6~7月间采收含苞未放的大花

  • 茶子心

    药材名称茶子心拼音Chá Zǐ Xīn别名油茶籽(《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秋季采收。原形态油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又名:楂(《农政全书》),梣树

  • 气桐子

    《中药大辞典》:气桐子药材名称气桐子拼音Qì Tónɡ Zǐ别名气死桐子(《重庆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未成熟而早落的果实。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