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毛果小甘菊

毛果小甘菊

药材名称毛果小甘菊

拼音Máo Guǒ Xiǎo Gān Jú

别名金钮扣甘菊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果小甘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crinia lasiocarpa C. Wink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毛果小甘菊 多年生草本,高7-15cm。有纤细术质化的主根。茎直立或斜升,基部分枝,被白色绵毛。叶柄被绵毛,基部扩大;叶灰绿色,被白色绵毛,叶片披针状卵形至长圆形,长7-15mm,宽5-8mm,羽状全裂,裂片全缘或浅裂。头产太花序单生茎顶,直立,梗长4-8cm;总苞直径8-12mm,被绵毛;总苞片约3层,草质,外层少数,条状披针形,先端尖,几无膜质边缘,内层条状矩圆形,边缘宽膜质,先端边缘撕裂状;花冠黄色,檐部5齿裂,具腺点。瘦果长约2mm,疏生长毛,具5条纵肋;冠毛膜片状,5裂,分裂几达基部,其中3枚具芒尖,长约1.8mm。花、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多石砾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宁夏及甘肃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主根纤细木质化。茎基部分枝,被白色棉毛。叶灰绿色,被白色绵毛,叶片披针形至长圆形,羽状全裂,裂片全缘或浅裂;叶柄被绵毛,基部扩大。花序干缩,梗长4-8cm;总苞被绵毛;总苞片草质,条状披针形或条状矩圆形;花冠黄棕色,檐部5齿裂,具腺点。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退黄。主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4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铁鞭草

    《中药大辞典》:铁鞭草药材名称铁鞭草拼音Tiě Biān Cǎo别名米汤草(《陕西中草药》),石告杯(《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花胡枝子的全草或根。6~10月采。原形态

  • 林檎

    《中药大辞典》:林檎药材名称林檎拼音Lín Qín别名来禽(《王右军帖》),文林果、朱柰、五色林檎、联珠果(《治闻记》),花红果(《滇南本草》),花红、沙果(《品汇精要》),林禽(

  • 木防己花

    药材名称木防己花拼音Mù Fánɡ Jǐ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L.)DC.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culus orbiculatus

  • 土鳖虫

    《中国药典》:土鳖虫药材名称土鳖虫拼音Tǔ Biē Chónɡ来源本品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Bolen

  • 五爪金龙花

    《中药大辞典》:五爪金龙花药材名称五爪金龙花拼音Wǔ Zhǎo Jīn Lónɡ Huā出处《泉州本草》来源旋花科植物五爪金龙的花蕾,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五爪龙

  • 牛金子

    药材名称牛金子拼音Niú Jīn Zi别名小叶蒲桃、鱼鳞木、细子莲、假黄杨、山乌珠来源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赤楠蒲桃Syzygium buxifolium Hook. et Arn.,以根或根皮

  • 平贝母

    《全国中草药汇编》:平贝母药材名称平贝母拼音Pínɡ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USSURIENSIS别名平贝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

  • 黄土

    药材名称黄土拼音Huánɡ Tǔ别名好土(《本草拾遗》),好黄土(《东医宝鉴》)。出处《本草经集注》原形态一般呈灰黄色。富含钙盐及钙质结核,疏松,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柱状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

  • 紫啸鸫

    药材名称紫啸鸫拼音Zǐ Xiào Dōnɡ英文名Violet Whistling thrush别名鸣鸡、山呜鸡、乌精、箫声鸫、黑雀儿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鹟科动物紫啸鸫的肉。拉

  • 千屈草

    药材名称千屈草拼音Qiān Qū Cǎo别名败毒草、败毒莲、蜈蚣草、对叶莲来源为千屈草科千屈草属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除去泥沙,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