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檀香泥

檀香泥

《中药大辞典》:檀香泥

药材名称檀香泥

拼音Tán Xiānɡ Ní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檀香科植物檀香心材中的树脂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檀香"条。

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胃气滞痛,肝郁不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檀香泥

药材名称檀香泥

拼音Tán Xiānɡ Ní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纲目抬遗》:檀香泥,乃檀香心中所含脂垢,不易得。色如尘土,故以泥名。热之亦作檀香气。

来源药材基源:为檀香科植物檀香心材中的树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ntalum album L.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约10m。枝具条纹,有多数皮孔和半圆形的叶痕;小枝细长,节间稍肿大。叶片椭圆状卵形,膜质,长4-8cm,宽2-4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多少下延,边缘波状,稍外折,背面有白粉,中脉在背面突起,侧脉约10对;叶柄细长,长1-1.5cm。三歧聚伞式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长2.5-4cm;苞片2枚,钻状披针形,长2.5-3mm,早落;总花梗长2-5cm;花梗长2-4mm;花长4-4.5mm,直径5.6mm;花被管钟状,长约2mm,淡绿色;花被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内部初时绿黄色,后呈深棕红色;雄蕊4,外伸;花盘裂片卵圆形,长约1mm;花柱长3mm,深红色,柱头浅3(-4)裂。核果长1-1.2cm,直径约1cm,外果皮肉质多汁,成熟时深紫红色至紫黑色,先端稍平坦,宿存花枝基多少隆起,内果皮具纵棱3-4条。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南亚等地。

我国台湾、广东、海南、云南有引种。

性味苦;性温

归经胃;肝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主肝胃不和;脘胁胀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治胃气滞痛,肝郁不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匙叶伽蓝菜

    《中药大辞典》:匙叶伽蓝菜药材名称匙叶伽蓝菜拼音Chí Yè Qié Lán Cài别名生川莲(《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白背子草(《广西植

  • 赤芍药

    药材名称赤芍药拼音Chì Sháo Yào别名木芍药(崔豹《古今注》),红芍药(《圣济总录》),赤芍(《药品化义》),臭牡丹根(《青海药材》)。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毛

  • 鸦片

    《中药大辞典》:鸦片药材名称鸦片拼音Yā Piàn别名底野迦(《唐本草》),阿片、阿芙蓉(《纲目》),亚片(《随息居饮食谱》)。出处《纲目》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果实中的液汁凝固而成。通常于果

  • 石灰华

    药材名称石灰华拼音Shí Huī Huá别名久康来源为由水溶解岩石沉积而成的主含碳酸钙的粉状块。生境分部四川。性味微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补肺。用于各种肺热病。用法用量1钱,多入丸散

  • 黄杞皮

    药材名称黄杞皮拼音Huánɡ Qǐ Pí别名土厚朴、假玉桂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黄杞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E.chrysole

  • 软骨藻

    药材名称软骨藻拼音Ruán Gǔ Z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松节藻科植物树状软骨藻、粗枝软骨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ondria armata(Kütz.)Okam.[Lophura

  • 防风花

    《中药大辞典》:防风花药材名称防风花拼音Fánɡ Fēnɡ Huā出处《药性论》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花。功能主治《药性论》:"主心腹痛,四肢拘急,行履不得,经脉虚羸,骨节间疼痛。

  • 栗花灯心草

    药材名称栗花灯心草拼音Lì Huā Dēnɡ Xīn Cǎo别名三头灯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灯心草科栗色灯心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ncus castaneus Smith[J.triceps

  • 洋鸭

    《中药大辞典》:洋鸭药材名称洋鸭拼音Yánɡ Yā别名麝香鸭、旱鸭(《生物学通报》(1):23,1956)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鸭科动物麝鸭的肉。原形态体较家鸭健壮肥大,雄者更大。体形前尖后

  • 竹节参

    《中国药典》:竹节参药材名称竹节参拼音Zhú Jié Shēn英文名RHIZOMA PANACIS JAPONICI别名白三七、明七、竹根七、萝卜七、蜈蚣七、峨三七、野三七、竹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