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樟树子

樟树子

药材名称樟树子

拼音Zhānɡ Shù Zǐ

别名樟梨(《纲目拾遗》),香樟子、大木姜子(《贵州民间方药集》),樟木子(《中药志》),樟扣(《广西中药志》),樟子、樟太蔻(《广东中药》Ⅱ)。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樟科植物果实。秋、冬采集成熟的果实,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樟木"条。

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贵州、湖南等地。

性状干燥果实,圆球形,棕黑色至紫黑色,表面皱缩不平,或有光泽,直径约5~8毫米,有的基部尚包有宿存的花被。果皮肉质而薄,内含种子1枚,黑色。气香、味辛辣。以个大、饱满、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散寒祛湿,行气止痛。治吐泻,胃寒腹痛,脚气,肿毒。

①《纲目拾遗》:"磨涂肿毒;治中酒、心胃疼皆效。"

②《广西中药志》:"治呕吐,水泻,腹痛。"

③《湖南药物志》:"利尿,解酒。"

④《广东中药》Ⅱ:"祛风散寒,行气止痛,开窍,消肿,祛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头晕头痛,呕吐泄泻,腹痛:樟木子、千斤拔牛大力、走马箭,水煎服。煎水外洗治寒湿脚气。(《广东中药》Ⅱ)

②治胃肠炎,胃寒腹痛,食滞,腹胀:樟树干果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药木

    药材名称小药木拼音Xiǎo Yào Mù别名佳崩、羊舌树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老鼠矢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stellaris Brand采收和储藏:叶,春、夏季采摘;根

  • 余甘子

    《中国药典》:余甘子药材名称余甘子拼音Yú Gān Zǐ来源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

  • 卷耳

    药材名称卷耳拼音Juǎn ěr别名婆婆指甲菜来源石竹科卷耳属植物粘毛卷耳Cerastium viscosum L.,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全草,晒干。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清热解表,降压,解毒。用于感冒发

  • 翠雀花

    药材名称翠雀花拼音Cuì Què Huā别名小草乌(《植物名实图考》),猫眼花(《中药通报》(3)6:251,1957),鸡爪连(《吉林中草药》),百部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鸭皂树皮

    《中药大辞典》:鸭皂树皮药材名称鸭皂树皮拼音Yā Zào Shù Pí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豆科植物鸭皂树的树皮。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鸭皂树,又名:莉球花、楹

  • 苦杏仁

    《中国药典》:苦杏仁药材名称苦杏仁拼音Kǔ Xìnɡ Rén英文名SEMEN ARMENIACAE AMARUM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苦杏)Prunus armeniaca L

  • 天竺黄

    《中国药典》:天竺黄药材名称天竺黄拼音Tiān Zhú Huánɡ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 老头草

    《中药大辞典》:老头草药材名称老头草拼音Lǎo Tóu Cǎo别名小矛香艾(《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老头艾(《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菊科植物火绒草的全草

  • 太白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花药材名称太白花拼音Tài Bái Huā别名高山石蕊来源地衣类石蕊科石蕊属植物山岭石蕊Cladonia alpestris (L.)Rabenh.,以全株

  • 宝盖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宝盖草药材名称宝盖草拼音Bǎo Gài Cǎo别名接骨草[昆明]、蜡烛扦草、莲台夏枯草、佛座草、灯笼草来源唇形科野芝麻属植物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