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树救主

树救主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救主

药材名称树救主

别名假八角、小花八角、土八角、野八角

来源木兰科树救主Illicium micranthum Dunn,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散瘀消肿。主治胃痛,胸腹气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3~5分。

注意孕妇忌服;服药后觉牙浮、牙松、喉干,头晕等可用银花解毒。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树救主

药材名称树救主

拼音Shù Jiù Zhǔ

别名野八角、假八角、土八角

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小花八角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licium micranthum Dunn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挖出后除尽泥土、杂质,晒干。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0m。嫩枝略有棱,浅棕色,老时灰色。叶不规则互生或3-5片集生,薄革质或革质;叶柄长4-12mm,具不明显的窄翅;叶片倒卯状椭圆形或窄长圆形,长4-11cm,宽1.3-4cm,先端尾状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微反卷。花小,单生于叶腋或集生于枝梢叶腋,初为绿白色或黄色,后为红色或橘红色,花梗纤细,长7-28mm;花被片17-20,具不明显的透明腺点;雄蕊10-12;心皮7-8。果梗长可达2.8cm;蓇葖果6-8,长9-14mm,宽3-7mm,种子浅棕色,长4.5-5mm。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60-2200m的峡谷丛林或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散瘀消肿。主胃痛吐泻;胸腹气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1.5g。

注意孕妇禁服。《全国中草药汇编》:"孕妇忌服,服药后觉牙浮、牙松、喉干、头晕等可用银花解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毛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毛蛇药材名称白毛蛇拼音Bái Máo Shé别名石祈蛇、上树蛇、白毛伸筋、石蚕、毛石蚕、岩蚕、白毛岩蚕、老鼠尾来源为骨碎补科阴石蕨属植物圆盖阴石蕨H

  • 顶果膜蕨

    药材名称顶果膜蕨拼音Dǐnɡ Guǒ Mó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顶果膜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menophyllum khasyanum Hook.et Bak.[H.denti

  • 马肉

    《中药大辞典》:马肉药材名称马肉拼音Mǎ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肉。原形态马(《诗经》)体长约1.5~2.5米,高约1~1.5米。毛色随种类而不同。头、面狭长,耳直立能动.前额

  • 茶条槭

    药材名称茶条槭别名茶条牙、茶条子、麻良子、茶条木、茶条树来源槭树科茶条槭Acer ginnala Maxim.,以叶、芽入药。生境分部东北、黄河流域及长江下游。化学成分叶含槭鞣质(aceritanni

  • 小黑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黑药药材名称小黑药拼音Xiǎo Hēi Yào别名草三角枫来源伞形科变豆菜属植物川滇变豆菜Sanicula astrantifolia Wolff ex Kreschm

  • 锅铲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锅铲叶药材名称锅铲叶拼音Guō Chǎn Yè别名半截叶来源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铲叶西番莲Passiflora wilsonii Hems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

  • 榆荚仁

    《中药大辞典》:榆荚仁药材名称榆荚仁拼音Yú Jiá Rén别名榆实(《本经》),榆子、榆仁(《食疗本草》)。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果实或种子。4~6月果实

  • 玉蜀黍根

    《中药大辞典》:玉蜀黍根药材名称玉蜀黍根拼音Yù Shǔ Shǔ Gēn别名抓地虎(《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纲目》来源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

  • 白珠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珠树药材名称白珠树拼音Bái Zhū Shù别名滇白珠树、小透骨草、透骨香、钻骨风、火炭子、透骨草[云南、贵州]、满山香、满天香、洗澡叶、冬绿树来源为杜鹃花科

  • 扁豆叶

    《中药大辞典》:扁豆叶药材名称扁豆叶拼音Biǎn Dòu Yè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叶。化学成分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胡萝卜素含量丰富,可在10毫克%以上。性味《生草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