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松寄生

松寄生

药材名称松寄生

拼音Sōnɡ Jì Shēnɡ

别名松上寄生

出处松寄生之名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纲目拾遗》所载之松上寄生,其原植物很可能包括本品。今有人考《植物名实图考》之柏寄生为本品,但详观附图,两者并无相似之处。按应用习惯本品来源为桑寄生科松柏钝果寄生。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松柏钝果寄生的带叶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caloreas(Diels)Danser[T.matsudai(Hayata)Danser;Loranthus caloreas Diel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扎成束,晾干。

原形态灌木,高0.5-1m。嫩枝、叶密被褐色星状毛,稍后毛全脱落;小枝黑褐色,具瘤体。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革质;叶柄长1-2.5mm;叶片近匙形或线形,长2-3cm,宽3-7m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干后晴褐色,中脉明显。伞形花序,1-2个腋生,具花2-3朵,总花梗长1-2(-3)mm或几无;花梗长1-2mm;苞片阔三角形或阔卵形,长约lmm,顶端急尖,稀3浅裂;花鲜红色;花托卵球形,长约1.5mm,被褐色绒毛;副萼环状,近全缘或具裂缺;花冠花蕾时管状,长2-2.7cm,无毛,稍弯,下半部稍膨胀,顶部椭圆状,裂片4枚,披针形,长7-8mm,反折;花柱线状,柱头头状。浆果近球形,长4-5mm,直径3-5mm,紫红色,果皮具颗粒状体。花期7-8月,果期翌年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2800(-3100)m的山地针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中,寄生于松属、油杉属、杉属、云杉属或雪松属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辛;性平

归经肝;胃;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化痰止咳;杀虫止痒。主风湿痹痛;胃痛;痰湿咳嗽;疥癫瘙痒;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焦栀子

    药材名称焦栀子英文名FRUCTUS GARDENIAE PREPARATUS来源本品为栀子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形状同栀子或为不规则的碎块,表面焦褐色或焦黑色。果皮薄而脆,内表面棕色,种子团棕色或棕褐

  • 阳雀花

    《中药大辞典》:阳雀花药材名称阳雀花拼音Yánɡ Què Huā别名渣玛兴(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云南锦鸡儿的花。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2米;多分枝,外皮灰褐

  • 牛奶树子

    《中药大辞典》:牛奶树子药材名称牛奶树子拼音Niú Nǎi Shù Zǐ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种植物对叶榕的果实。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性味《岭南采药录》:"味酸,性

  • 地黄花

    药材名称地黄花拼音Dì Huánɡ Huā别名蜜罐(《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花蕾。功能主治治消渴,肾虚腰痛。①《本草图经》:"为末服食,功

  • 蜀葵叶薯蓣

    《中药大辞典》:蜀葵叶薯蓣药材名称蜀葵叶薯蓣拼音Shǔ Kuí Yè Shǔ Yù别名龙骨七(《贵州草药》),穿山龙、细山药(《云南经济植物》)。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薯

  • 红升麻根

    药材名称红升麻根拼音Hónɡ Shēnɡ Má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檀物异叶泽兰的根。秋、冬、春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微辛麻,凉。功能主治解表退热复方①治感冒

  • 蒙古扁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蒙古扁桃药材名称蒙古扁桃拼音Měnɡ Gǔ Biǎn Táo别名山桃来源蔷薇科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 Maxim.,以种仁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宁

  • 白毛藤

    《中药大辞典》:白毛藤药材名称白毛藤拼音Bái Máo Ténɡ别名苻(《尔雅》),蜀羊泉、谷菜(《本经》),鬼目草(《尔雅》郭璞注),白草(《别录》),排风、白幕(《本

  • 屈头鸡根

    药材名称屈头鸡根拼音Qū Tóu Jī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保亭槌果藤Capporis versicolor Griff.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peris versicolor

  • 紫薇根

    《中药大辞典》:紫薇根药材名称紫薇根拼音Zǐ Wēi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化学成分根含谷甾醇和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