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斑茅花

斑茅花

《中药大辞典》:斑茅花

药材名称斑茅花

拼音Bān Máo Huā

出处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花穗。夏、秋季采收。

功能主治止血。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斑茅花

药材名称斑茅花

拼音Bān Máo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Reedlike sweetcane

出处出自《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原形态斑茅,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大,可达2-4m,秆直径可达2cm。花序以下无毛。叶片条状披针形,长60-150cm,宽2-2.5cm,先端叶片不显着退化。圆锥花序长30-60cm,宽4-13cm,主轴无毛;无柄小穗披针形,长3.5-4mm,基盘有远较小穗为短的柔毛;两颖等长,第1颖先端渐尖,有2脊,脊缘有长柔毛,第2颖舟形,顶端渐尖,上部边缘有小纤毛,背部无毛,或有长柔毛;第1外稃和第2外稃顶端尖或有小尖头,第2内稃长圆形,长约为外稃之半;雄蕊3,花药长约1.8mm;花柱长而羽毛状。颖果离生。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和河岸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等地。

功能主治止血。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江西草药手册》:夏、秋季采收。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龙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龙骨药材名称水龙骨拼音Shuǐ Lónɡ Gǔ别名石蚕、石豇豆、青石莲、青龙骨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水龙骨属植物水龙骨Polypodium nipponicum Mett.,

  • 驴肉

    《中药大辞典》:驴肉药材名称驴肉拼音Lǘ Rò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肉。原形态驴(《说文》),又名:漠骊(《纂文》),毛驴。体形如马而较小,成横的长方形。头大,眼圆

  • 地瓜果

    《中药大辞典》:地瓜果药材名称地瓜果拼音Dì Guā Guǒ别名地郎果(《贵州民间药物》),地枇杷果(《贵州草药》)。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桑科植物地瓜的果实。夏季采取尚未成熟的果实,晒

  • 紫茉莉叶

    《中药大辞典》:紫茉莉叶药材名称紫茉莉叶拼音Zǐ Mò Lì Yè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叶片,秋季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茉莉根"

  • 条叶垂头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条叶垂头菊药材名称条叶垂头菊别名线叶点头菊来源菊科条叶垂头菊Cremanthodium lineare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青海、甘肃、四川。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

  • 红叶树子

    药材名称红叶树子拼音Hónɡ Yè Shù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小果山龙眼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H.tonkinensis

  • 螃蟹脚

    《全国中草药汇编》:螃蟹脚药材名称螃蟹脚拼音Pánɡ Xiè Jiǎo来源灯心草科螃蟹脚Juncus diastrophanthus Buche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

  • 秋海棠根

    《中药大辞典》:秋海棠根药材名称秋海棠根拼音Qiū Hǎi Tánɡ Gēn别名一口血(《分类草药性》),金线吊葫芦(《贵州民间方药集》),红白二丸、岩丸子、大红袍(《陕西中草药》)。出处《

  • 茯苓

    《中国药典》:茯苓药材名称茯苓拼音Fú Línɡ英文名PORIA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

  • 水红花子

    《中国药典》:水红花子药材名称水红花子拼音Shuǐ Hónɡ Huā Zǐ英文名FRUCTUS POLYGONI ORIENTALIS别名东方蓼、天蓼、狗尾巴花、狼尾巴花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