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斑叶堇菜

斑叶堇菜

药材名称斑叶堇菜

拼音Bān Yè Jǐn Cài

别名天蹄。

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斑叶堇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uariegataisch. Exc Lin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12cm。根茎通常短而细。叶均基生,呈莲座状;叶柄长短不一,长1-7cm;托叶淡绿色或苍白色,近膜质,2/3与叶柄合生,披针形;叶片圆形或卵圆形,长1.2-5cm,宽1-4.5cm,先端圆或钝,基部明显呈心形,边缘具平而圆的钝齿,上面绿色,沿叶脉有明显的白色斑纹,下面通常稍带紫红色,两面通常密被短粗毛。花红紫以或暗紫色,下面通常色较淡;萼片通常带紫色,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具3脉;花瓣倒卵形,下方花瓣基部白色并有堇色条纹;距筒状,长3-8mm;雄蕊5,下方2枚雄蕊的距细而长;子房近球形,花柱棍棒状。蒴果椭圆形,无毛或疏生短毛;幼果球形通常被短粗毛。种子淡褐色,附属物短。花期4-8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林下、灌丛中或阴处岩石缝隙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安徽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湿润展开后,叶基生,宽卵形,基部下延叶柄,边缘有圆锯齿,绿色或枯绿色,叶脉有类白色斑纹,基部有披针状托叶。花茎长于叶,淡棕紫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痈疮肿毒;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中闻

    药材名称土中闻拼音Tǔ Zhōnɡ Wén别名鸡脚参、象牙参、鸡脚玉兰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土中闻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有粗壮肉质的根茎,5~6

  • 金背枇杷花

    《中药大辞典》:金背枇杷花药材名称金背枇杷花拼音Jīn Bèi Pí Pá Huā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花。5~6月采摘,晒干。性味甘苦,平。功能

  • 小黄树

    药材名称小黄树拼音Xiǎo Huánɡ Shù别名滇丁香、露球花、野丁香、酒瓶花、丁香花、野黄杨木、中型滇丁香来源茜草科小黄树Luculia intermedia Hutch.,以

  • 蛤蜊粉

    《中药大辞典》:蛤蜊粉药材名称蛤蜊粉拼音Gé Lí Fěn别名蛤粉(《圣惠方》)。出处《本草会编》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等贝壳的粉末。原形态形态详"蛤蜊"条。

  • 角翅卫矛果

    药材名称角翅卫矛果拼音Jiǎo Chì Wèi Máo Guǒ别名蜘蛛果果实。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角翅卫矛Euonymus cornutus Hemsl.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

  • 大叶菜

    药材名称大叶菜拼音Dà Yè Cài别名梭罗草(《贵州民间药物》),山扁柏、水柏枝、山棍草(《广西药植名录》),石上柏(《新医学》(6、7):58,1971)。出处《贵州

  • 栗柄金粉蕨

    药材名称栗柄金粉蕨别名亮叶乌蕨、野鸡尾、石发、红蕨蕨、金花草、孔雀尾来源蕨类中国蕨科栗柄金粉蕨Onychium lucidum (Don) Spreng [O. japonicum (Thunb.)

  • 马缨花

    《中药大辞典》:马缨花药材名称马缨花拼音Mǎ Yīnɡ Huā别名密筒花、红山茶、杜鹃、麻力光(《云南中草药选》),映山红(《贵州药植名录》),苍山杜鹃(《广西植物名录》)。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

  • 黄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背草药材名称黄背草别名进肌草、黄背茅、草糖来源禾本科黄背草Themeda triandra Forsk. var. japonica (Willd.) Makino,以全草入药。

  • 测试

    药材名称测试拼音Cè Shì英文名Spiderflower Root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