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广东升麻

广东升麻

《中药大辞典》:广东升麻

药材名称广东升麻

拼音Guǎnɡ Dōnɡ Shēnɡ Má

出处《广东中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麻花。夏、秋季采收2~3年生者,挖取根部,去净茎叶,须根,洗净,晒干或焙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根数条,有分支,直径约5毫米,表面灰黄色。茎直立,被短柔毛。基生叶广卵形,叶柄长于叶片;茎生叶互生,叶柄长2~5厘米;叶片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0~18厘米,宽4.5~7厘米,叶缘有刺状锯齿。头状花序生于茎顶或呈伞房式排列;花两性,管状;总苞片3~4轮,外面的短而阔,内面的狭而长,边缘膜质,先端钝,绿色带紫;花冠纤细,5深裂,白色或淡紫色;聚药雄蕊5。

生境分部产广东、福建、湖南。

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或纺锤形,长8~10~14厘米,直径0.5~1厘米。外表暗黄褐色或浅灰色,有纵长的皱纹,略扭曲,有少数须根痕,顶端有时见到茎痕。质坚脆,易折断,断面颗粒性,横切面灰白色至灰黄色,粉质。气特殊,味淡,微苦涩。以根条肥大、质坚实、无须根者为佳。

药理作用广东升麻对兔、大鼠之食物性高胆甾醇血症具有降胆甾醇作用。

功能主治《广东中药》:"发痘疹,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

备注本品在广东、福建地区习惯作升麻使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广东升麻

药材名称广东升麻

拼音Guǎnɡ Dōnɡ Shēnɡ Má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Sawwort

别名麻花头、升麻

出处出自《广东中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华麻花关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rratula chinensis S.Moor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2-3年生者,切片晒干或焙干。

原形态麻花头 多年生草本,高约80cm。根茎短,纺锤状,数条,有分支,直径约5cm,表面灰共同色。茎直立,具细棱,被柔毛,不分枝或上部少分枝。叶互生;叶柄长2-5cm;基生叶广卵形,叶柄长于叶片;茎生叶卵形或长椭圆形或披针表,长4-13cm,宽1.5-7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边缘胼体状细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有微粗毛。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或呈伞房式排列;花两性,管状;总苞钟状,总苞片7层,无毛,外层卵形,中层长圆形,内层条形,均具淡褐色干膜质的边缘,先端圆钝;花冠纤维,5深裂,白色或淡紫色,长28-35mm;聚药雄蕊5;子房下位。瘦果,长圆形,光滑无毛,长约5mm;冠毛直立,刚毛状,较硬,长短不一,长5-15mm,淡黄色,有时带紫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林荫下或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稍扭贡,末揣稍细,长5-15cm,直径0.5-1cm;表面灰黄色或浅灰色,有纵皱纹或纵沟,并有少数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浅棕色或灰白色。味淡微苦。

根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皮层较宽,内层层明显,其内、外侧或同列细胞中有稀疏轮状排列的树脂管;木质部近形成层处导管较多,半伴有少数纤维,内侧导管成单行排列,木薄壁组织中也有少数树脂管散在。

化学成分本品根含昆早变太激素蜕皮甾酮(ecdys-terone)。

药理作用广东升麻对兔、大鼠之食物性高胆固醇血症具有降胆固醇作用。

性味味辛;苦;微寒

功能主治散风秀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主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斑疹;肺热咳喘;咽喉肿痛;胃火牙痛;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广东中药》:发痘疹,解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附子

    《中国药典》:白附子药材名称白附子拼音Bái Fù Zǐ英文名RHIZOMA TYPHONII别名禹白附子、独角莲、独脚莲、牛奶白附、鸡心白附、疔毒豆、麻芋子、雷振子来源本品为天南

  • 水鬼蕉

    药材名称水鬼蕉拼音Shuǐ Guǐ Jiāo别名引水蕉、郁蕉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蒜种植物蜘蛛兰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menocallis littoralis(Jacq.)Salisb.[Pan

  • 青钱柳叶

    药材名称青钱柳叶拼音Qīnɡ Qián Liǔ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青钱柳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Iljin.[Pterocarya

  • 滇南冠唇花

    药材名称滇南冠唇花拼音Diān Nán Guàn Chún Huā别名野藿香、香薷、藿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滇南冠唇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toena patchouli(C.B

  • 青活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活麻药材名称青活麻别名活麻、荨麻、火麻、老虎麻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粗根荨麻Urtica macrorrhiza Hand.-Mazz.,以全草入药。6~9月采集,洗净切段,晒干。

  • 广西十大功劳

    药材名称广西十大功劳拼音Guǎnɡ Xī Shí Dà Gōnɡ Láo别名土黄连、木黄连来源小檗科广西十大功劳Mahonia shenii Chun,以根、茎入药。生境

  • 台湾三颗针

    药材名称台湾三颗针拼音Tái Wān Sān Kē Zhēn别名川上氏小檗、黑实檗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台湾小檗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kawakamii Hayata采

  • 寄生黄

    《中药大辞典》:寄生黄药材名称寄生黄拼音Jì Shēnɡ Huánɡ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蛇菇科植物筒鞘蛇菇的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寄生肉质草本,无叶绿素,高5~15厘米。根

  • 梓木

    《中药大辞典》:梓木药材名称梓木拼音Zǐ Mù出处《握灵本草》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木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化学成分含梓木内酯;又含多种萘醌衍生物,其中已确证的

  • 路旁菊

    《中药大辞典》:路旁菊药材名称路旁菊拼音Lù Pánɡ Jú别名其米(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圆齿狗哇花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