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布荆

布荆

药材名称布荆

拼音Bù Jīnɡ

别名五指疳、五指风、山紫荆(《广西药植名录》),梅哈忍(傣名)。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牡荆树干心材。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干心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10~20米。树干心材黄褐色,有强烈臭气。掌状复叶对生,叶柄长5~10厘米;小叶5枚,很少3枚,中间小叶最大,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3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上面散生白色腺点,下面有黄色腺点。圆锥花序腋生,长10~20厘米,被灰色小毛;苞片线形;花萼杯状,截头形,被小柔毛,结果时扩大如盘;花冠黄白色。核果卵圆形,下部有宿存花萼。花期秋末冬初。

生境分部生于林中或栽培。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止咳定喘,镇静退热。治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喘咳,气促,小儿发热烦躁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性味以下出《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鱼尾葵叶

    药材名称鱼尾葵叶拼音Yú Wěi Kuí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鱼尾葵的叶鞘纤维。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ta ochlandra Hanc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碎晒干。原形态鱼

  • 鹅掌楸根

    药材名称鹅掌楸根拼音é Zhǎnɡ Qiū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的根。秋季采收。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驱风除湿,强筋壮骨。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泡酒服

  • 痰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痰火草药材名称痰火草别名围夹草、癌草来源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大苞水竹叶Murdannia bracteata (C. B. Clarke) O. Kuntze [Aneilema

  • 麦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麦奴药材名称麦奴拼音Mài Nú别名麦散黑粉、黑疸、麦子黑勃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麦奴Ustilago nuda (Jens.)Rostr.,以冬孢子粉入药

  • 水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麻药材名称水麻别名水麻柳、水苏麻来源荨麻科水麻Debregeasia edulis (Sieb. et Zucc.) Wedd.,以茎皮、叶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台湾、湖北、

  • 川白苞芹

    药材名称川白苞芹拼音Chuān Bái Bāo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川白苞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thosmyrnium japonicum Miq.var. sutchuensi

  • 岩指甲花

    药材名称岩指甲花拼音Yán Zhī Jiɑ Huā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黄凤仙花的全草或根。秋季采收。原形态黄凤仙花,又名:牯岭凤仙花。一年生草本,高20~25厘米。茎直立,

  • 菜头肾

    《全国中草药汇编》:菜头肾药材名称菜头肾别名土太子参[浙江乐清]来源爵床科菜头肾属植物菜头肾Championella sarcorrhiza C. Ling,以根及茎、叶入药。全草夏秋可采,晒干,扎把

  • 山牵牛

    药材名称山牵牛拼音Shān Qiān Niú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巢腺山牵牛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nbergia adenophora W. W. Smit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山丹

    药材名称山丹拼音Shān Dān别名红百合、连珠(《日华子本草》),川强瞿(《通志》),红花菜(《纲目》),红花百合(《随息居饮食谱》),山百合(《山东中草药手册》)。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