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巨藻

巨藻

药材名称巨藻

拼音Jù Zǎo

别名海藻

来源药材基源:为巨藻科植物巨藻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rocystis pyrifera(L.)A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藻体巨大,褐色,长可达70-80m,最长可达100m以上,具有粗绳状的茎状舌柄,近基部长出2-3次双叉分枝,分枝细长,柄的直径约1-2cm,有韧性,可弯曲。分枝上侧生很多叶片,呈互生或螺旋形叶序,叶片长3-5m,宽10-25cm,表面常凹凸不平具皱褶,边缘具锯齿状突起。分枝的顶生叶片,常自叶基开始向叶尖作不规则分裂,而生成新的侧生叶片。成熟的叶片,具一短柄,柄基部为一纺锤形或类球形的气囊,直径约2-3cm,长5-7cm。叶间距离为0.7-50cm,越接近海面则距离越小,分枝的伸展由于具有许多气囊而能漂浮海面。藻体成熟时,在基部簇生带状孢子叶片,长30-60cm,宽2-6cm,叶柄无气囊,因产生孢子囊群而表面大块隆起。固着器大,由钩形的多次二叉分枝状假根组成。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潮带以下数十米深的岩石上。

资源分布:我国于1978年从墨西哥引进,已在大连、山东长岛等海域养殖成功。

化学成分含褐藻酸盐(alginate),岩藻依多糖(fucoidan),昆布多糖(laminaran),及12种甾醇,其中含量较高者有:豆甾-5,24(28)E-二烯-3β-醇[stigmasta-5,24(28)E-dien-3β-ol](43%),胆甾-5-烯-3β-醇(cholest-5-en-3β-ol)(22.2%),麦角甾-5,24(28)-二烯-3β-醇[ergosta-5,24 (28)-dien-3β-ol](13.9%)。还含昆布醇(laminitol),琥珀酸(succinic acid),甘油(glycerol),牛磺酸(taurine)和多种氨基酸。又含甘露醇(mannitol),褐藻酸(alginic acid)。

药理作用巨藻中的海藻酸盐、岩藻依多糖和昆布多糖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及细胞毒性,对体液免疫也可能有一定反应。

功能主治缓解心绞痛。主高胆固醇;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症;气管炎;哮喘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作菜食。

复方以其巨大的藻体而得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廉姜

    《中药大辞典》:廉姜药材名称廉姜拼音Lián Jiānɡ别名葰(《广雅》),姜汇(《吴都赋》),山姜(《广州植物志》),姜活,见秆风(《中国经济植物志》),座杆、剑杆、大杆、姜叶淫羊霍(《贵

  • 曲毛露珠草

    药材名称曲毛露珠草拼音Qǔ Máo Lù Zhū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曲毛露珠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hybrida Hand.-Mazz.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全草

  • 鼠李根

    药材名称鼠李根拼音Shǔ Lǐ Gē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鼠李"条。性味《食疗本草》:"有毒。"功能主治《食疗本草》:&

  • 夏枯草露

    药材名称夏枯草露拼音Xià Kū Cǎo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水。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夏枯草"条。功能主治《纲目拾遗

  • 土百部

    药材名称土百部拼音Tǔ Bǎi Bù别名千锤打(《四川中药志》),滇百部、小百部(云南)。出处《中药材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羊齿天门冬的块根。春、秋两季挖取,除去苗茎,洗净泥沙,晒干。原形态

  • 长隔距兰

    药材名称长隔距兰别名马尾吊兰、吊兰、龙角草、木不角、鹿角草、圆叶吊兰、光棍草来源兰科长隔距兰Sarcanthus elongatus Rolf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甘、酸,平。功能主治舒

  • 肥肉草

    药材名称肥肉草拼音Féi Ròu Cǎo别名家构、酸酒子、酸杆、福笛木、羊刀尖、棱茎木、百花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肥肉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rdiophyton fordii (O

  • 金橘叶

    《中药大辞典》:金橘叶药材名称金橘叶拼音Jīn Jú Yè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芸香料植物金橘及金弹的叶。春季采收,除去细梗,晒干。性状干燥叶多数呈筒状,有光泽,两面均绿色,日久渐

  • 调经草

    药材名称调经草拼音Tiáo Jīnɡ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冬青卫矛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冬青卫矛,又名:正木、八木、大叶黄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米。枝有白色皮孔,小

  • 神曲

    《中药大辞典》:神曲药材名称神曲拼音Shén Qū别名六神曲(《本草便读》)。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制法用鲜青蒿、鲜苍耳、鲜辣蓼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