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川防风

川防风

《中药大辞典》:川防风

药材名称川防风

拼音Chuān Fánɡ Fēnɡ

别名竹节防风(《四川中药志》),毛前胡、西风(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中药志》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短裂藁本。春、秋采收,挖出根部,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主根粗壮,呈长圆锥形。茎单一,圆柱形,有纵直沟纹,基部光滑,顶端近花序处密生白色柔毛。基生叶有柄,长10~15厘米,基部呈鞘状,抱茎;叶为2~3回3出羽状复叶,最终裂片条形,边缘有粗锯齿,偶成缺刻状,无毛。复伞形花序顶生;花较大,无总苞,伞梗25~30,长5~8毫米,全体散生白色短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25~30朵,小总苞数片,呈披针形,密生刺毛;萼齿不明显;花瓣5,白色,倒卵形,顶端突起向内折;雄蕊5;子房卵形,下位,花柱2,花柱基部圆锥形。双悬果扁压状卵圆形,长5毫米,宽2~3毫米,无毛,分果背棱显著,侧棱有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野生在多石砾的草原、山坡上。分布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于四川。贵州亦产。

性状干燥的根呈圆柱形而稍弯曲,有的有分枝,长15~30厘米,粗0.5~1.5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芦头部较长,顶端常有残留的茎杆,并有环节状叶片残痕。根部有纵皱纹及成堆的疣状突起和支根痕。体轻,质硬脆,断面淡黄白色,无肉质,多纤维。气微,昧辣.以干燥、无细尾须根者为佳。

炮制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盾切片,晒干。

性味性温,味甘辛,无毒。

归经入肝、脾、膀胱三经。

功能主治发表镇痛,祛风胜湿。治外感表症,头痛昏眩,关节疼痛,四肢拘挛,目赤疮疡及破伤风。(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备注本品在四川作防风使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川防风

药材名称川防风

拼音Chuān Fánɡ Fēnɡ

英文名Root of Shortlobe Ligusticum

别名竹节防风、毛前胡、西风土藁本防风

出处出自《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竹节前胡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ucedanum dielsianum Fedde ex Wolff.

采收和储藏:春、秋采收,挖出根部,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90cm。根颈粗壮,径1-2.5cm,有多数估叶鞘纤维,下端圆柱形,长6-10cm,表面灰褐色,有明显环节。基生叶叶柄长6-22cm,坚实,基部有较短的卵状叶鞘;叶片轮廓为广三角状卵形,三回羽状分裂或全裂,长10-30cm,宽10-26cm,末回裂片卵状披针形,基部渐狭,有时为长椭圆形至线形,边缘具不规则的浅齿或深裂状,基部渐狭,有时为长椭圆形至线形,边缘具不规则的浅齿或深裂状,长1-3cm,宽0.5-1.5cm,略带革质,叶轴有槽,被稀疏短毛;茎生叶与基生叶形状相同,但较小。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伞形花序直径4-8cm,总苞片0-2,线形;伞辐10-20;小总苞片2-4,线形;花瓣长圆形,白色;萼齿细小,不明显;花柱基圆锥形。分生果长椭圆形,长约6mm,宽约3mm,背棱及中棱线形突起,侧棱宽翅状,翅较厚;棱槽内有油管3mm,背棱及中棱线形突起,侧棱宽翅状,翅较厚;棱槽内有油管1-2,合生面有油管4-6,胚乳腹面微凹。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500m的山坡湿润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湖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川防风根呈圆锥形,稍弯曲,长8-12cm,直径1-1.5cm。表面棕色,栓皮脱落处显共同棕色斑,且不规则的纵沟和较密的侧根痕,根头柄端有残茎,略呈分枝状,环纹不明显。质较,易折断,断面致密。气微,味甘。

炮制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味辛;微甘;性微温

归经归肺;膀胱肝;脾经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胜湿;止痛。主风寒感冒;感冒夹湿;头痛;昏眩;寒湿腹痛;泄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破伤风;目赤;疮疡;疝瘕;疥癣;风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或捣敷。

注意虚热、体虚多汗者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马鬃铃花

    药材名称白马鬃铃花拼音Bái Mǎ Zōnɡ Lí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大白花杜鹃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decorum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季花

  • 光头前胡

    药材名称光头前胡拼音Guānɡ Tóu Qián Hú别名岩防风、棕包头、鸡肢前胡、独活、岩棕、官防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化中前胡和岩前胡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eucedanum

  • 路路通

    《中国药典》:路路通药材名称路路通拼音Lù Lù Tōnɡ英文名FRUCTUS LIQUIDAMBARIS别名九孔子来源本品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

  • 雁脂

    药材名称雁脂拼音Yàn Zhī别名大雁油、鸿雁油来源雁行目鸭科鸿雁Anser cygnoides (L.),以脂肪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西伯利亚,冬迁我国沿海一带。功能主治益气解毒,舒筋活血。

  • 雪灵芝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灵芝药材名称雪灵芝拼音Xuě Línɡ Zhī来源石竹科蚤缀属植物甘肃蚤缀Arenxaria kansuensis Maxim.,以全草入药。夏季采集,晒干。性味甘,寒

  • 三张叶

    《中药大辞典》:三张叶药材名称三张叶拼音Sān Zhānɡ Yè别名三块瓦(《广西中药志》),三叶珍珠草、三支叶、节骨风、解毒草(《广西药植名录》),跌打鼠(《文山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

  • 爵床

    《全国中草药汇编》:爵床药材名称爵床拼音Jué Chuánɡ别名小青草、六角英、赤眼老母草、麦穗癀、鼠尾癀、孩儿草、野万年青、节节寒、大鸭草、毛泽兰[四川]来源本品为爵床科爵床属植

  • 胡颓子根

    《中药大辞典》:胡颓子根药材名称胡颓子根拼音Hú Tuí Zǐ Gēn别名牛奶根(《分类草药性》),贯榨根(《浙江民间草药》),叶刺头(《泉州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胡颓子

  • 《中药大辞典》:莸药材名称莸拼音Yóu别名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草,半枝莲、倒挂金钟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莸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5~90厘米。小技有向下的白色柔毛

  • 小果白刺

    药材名称小果白刺拼音Xiǎo Guǒ Bái Cì别名白刺、西伯利亚白刺、酸胖、哈莫儿、卡蜜、旁白日布、哈日木格[蒙名]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