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山牛蒡

山牛蒡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牛蒡

药材名称山牛蒡

别名乌苏里风毛菊

来源菊科山牛蒡Saussurea ussuriensis Maxim.,以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寒,散瘀,镇痛。主治感冒头痛,关节痛,劳伤。

用法用量泡酒或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山牛蒡

药材名称山牛蒡

拼音Shān Niú Bà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乌苏里风毛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ussuriensis Maxim.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晾干。

原形态乌苏里风毛菊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状茎匍匐。茎直立、被疏柔毛或几无毛。基生叶在花期生存,与下部叶同样具长叶柄;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15cm,宽5-7cm,先端长或短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常羽状分裂,边缘粗锯齿,上面及边缘有糙短毛,下面无毛;上部叶无柄或几无柄,披针形或卵形,先端渐尖,全缘或有浅齿。头状花序多数,在茎和枝顶端,排成伞房状,有短梗,有条形苞叶;总苞片状筒形,长约1cm,总苞片5层,先端及边缘常紫红色,被蛛丝状毛,外层卵形,先端具短尖头,内层条形;花紫红色,长10-12mm。瘦果,长4-5mm;冠毛白色,外层糙毛状,内层羽毛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痛。主感冒头痛;风寒湿痹;劳伤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绒毛鸭脚木

    药材名称绒毛鸭脚木别名大加皮、野巴戟、假通脱木来源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Agalma delavayi (Franch.) Hutch.,以根或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祛风活

  • 刺蒺藜

    《中药大辞典》:刺蒺藜药材名称刺蒺藜拼音Cì Jí Lí别名茨(《诗经》),蒺藜(《毛诗传》),蒺藜子、旁通、屉人、止行、豺羽、升推(《本经》),即藜(《别录》),白蒺藜

  • 獭骨

    《中药大辞典》:獭骨药材名称獭骨拼音Tǎ Gǔ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獭肝"条。性味《别录》:"平。"功能主治①陶弘景:&

  • 毛杨梅根皮

    药材名称毛杨梅根皮拼音Máo Yánɡ Méi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毛杨梅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 esculenta Buch.-Ham.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 糯米藤

    《中药大辞典》:糯米藤药材名称糯米藤拼音Nuò Mǐ Ténɡ别名捆仙绳(《天宝本草》),糯米菜(《峨嵋药植》),糯米草、米浆藤(《贵州民间方药集》),生扯拢、筲箕藤(《民间常用草

  • 睡菜根

    《中药大辞典》:睡菜根药材名称睡菜根拼音Shuì Cài Gēn别名过江龙(《贵阳民间药草》)。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睡菜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牛蒡根

    《中药大辞典》:牛蒡根药材名称牛蒡根拼音Niú Bànɡ Gēn别名恶实根(《别录》),鼠粘根(《延年方》),牛菜(《本草衍义》)。出处《药性论》来源菊科植物牛蒡的根,10月间采挖

  • 山羊油

    《中药大辞典》:山羊油药材名称山羊油拼音Shān Yánɡ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脂肪油。功能主治《秘方集验》:"治心疝:山羊油,不落水者,荷叶包裹,

  • 铅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铅丹药材名称铅丹拼音Qiān Dān别名黄丹、朱丹、红丹、漳丹、彰丹、朱粉、松丹、陶丹、铅黄、丹粉来源为纯铅经加工制造而成的四氧化三铅(PB3O4)。性状橙黄色或橙红色质重的细粉,

  • 通骨消根

    药材名称通骨消根拼音Tōnɡ Gǔ Xiāo Gēn别名土玄参、土牛七、强过头、地藕、群党、鸭嘴参、大青、老鸦杓、白狗肠、老鸭嘴、假山苦瓜、葫芦藤、老鼠黄瓜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的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