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球藻

小球藻

药材名称小球藻

拼音Xiǎo Qiú Z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球藻科植物蛋白核小球藻及小球藻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ella pyrenoidosa Chick.;Chlorella vulgaris Beij.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1.蛋白核小球藻 球形单细胞有机体。胞体圆形,直径3-5μm。胞壁透明。胞内的原生质体中具有1枚细胞核,和具有1个造粉核的杯形叶绿体或称色素体。繁殖时,由细胞内的物质分成数小块,小块变成圆形,直径0.3-0.7μm,母体胞壁破裂后,幼体散出。

2.小球藻 藻类呈圆球形,较蛋白核小球藻大,胞体直径5-10μm,胞内的原生质体中具有1枚透明的细胞核。色素体绿色,呈深杯状,位于胞壁内的细胞底部,往往不见造粉核。繁殖时,其所形成的不动抱子,每藻体为8枚,不动孢子的直径0.8-2μm。其繁殖能力强,但略逊于蛋白核小球藻。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淡水里和水底的物体上,有时生于纤毛虫和水螅体上。

2.生于淡水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江苏、福建等地。

2.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广东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小球藻生于热带、温带淡水和海水中,以细胞分裂进行无性繁殖,并可产生配子进行有性繁殖。温度保持在20-23℃、光强度5000-10000 lx、pH8、盐度含量在20%-30%的条件下培养最适宜生长。

养殖技术 在初春设置500-1000L的浅水槽,用最小网目的网过滤海水3份、淡水1份放满水槽,每1000kg水加入硫铵300g,过磷酸钙50g,配成培养液,放入小球藻藻种,1个月后小球藻即可繁殖生长。

化学成分蛋白核小球藻含较多的维生素:硫胺素(thiamine),维生素(vitamin)B2、B6、B12,烟酰胺(nicotinamide),泛酸(pantothenic acid),胆碱(choline)。

蛋白核小球藻和小球藻的培养物能产生大量的烟酰胺,硫胺素,维生素B2、B6,叶酸(folic acid),肌醇(inositol)和泛酸等。

药理作用小球藻对缺铁性贫血有一定治疗作用。将大鼠分5组,1组给大鼠缺铁食饵(铁含量0.32mg/100g);2组加小球藻1%(含铁2.2mg/100g);3组加5%小球藻食饵(含铁7.4mg/100g);4组加10%小球藻食饵(含铁13.9mg/100g);5组为加铁的完全食饵(含铁32.5mg/100g)。实验在第1个30天,各组均予缺铁食饵使其缺铁。第2个30天分组给予不同食饵。

结果:1.大鼠食用缺铁食饵,即出现贫血,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

2.贫血鼠食用一定铁量的3、4、5组食饵迅即恢复,食用第2组含铁量少的食饵,则恢复延迟。

3.体重增长发现,1、2组较第5组明显迟缓(P<0.01=,第3组同样受制。1、2组较第5组红细胞数量为少(P<0.01=。

4.1、2组大鼠血清铁也较第5组明显减少。从而认为小球藻对缺铁性贫血有一定治疗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补血。主水肿;泄泻;肝炎;贫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雪山一支蒿

    药材名称雪山一支蒿拼音Xuě Shān Yì Zhī Hāo别名朋阿那布罗玛查瓦(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工布乌头的块根。9~10月挖根,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原

  • 油草

    《中药大辞典》:油草药材名称油草拼音Yóu Cǎo别名油麻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千金子的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细长须状,簇生。秆丛生,直

  • 牛筋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筋草药材名称牛筋草拼音Niú Jīn Cǎo别名蟋蟀草、路边草、鸭脚草、蹲倒驴、牛顿草、千人踏来源为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Ga

  • 红石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石耳药材名称红石耳拼音Hónɡ Shí ěr别名石耳子、黄底石耳来源地衣类石耳科石耳属植物红腹石耳Gyrophora hypocrocina Jatta,以叶

  • 栘依

    药材名称栘依拼音Yí Yī别名酸多李皮、多衣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栘依的茎皮及叶。初春取皮,晒干。原形态常绿乔木,高5~10米。小枝粗壮,幼时有黄白色绒毛,渐脱落,红褐色或紫褐

  • 柠条

    《全国中草药汇编》:柠条药材名称柠条拼音Nínɡ Tiáo别名马集柴、老虎刺来源豆科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 Fu et Keng,以根、花、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内

  • 小木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木通药材名称小木通拼音Xiǎo Mù Tōnɡ别名毛蕊铁线莲、过山龙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丝瓜花Clematis lasiandra Maxim.,以茎藤入药。秋季采收

  • 珍珠风

    《中药大辞典》:珍珠风药材名称珍珠风拼音Zhēn Zhū Fēnɡ别名珍珠柳(《草木便方》),鱼子、漆大白(《四川中药志》),鲤鱼下子(《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珍珠风

  • 臭梧桐根

    药材名称臭梧桐根拼音Chòu Wú Tónɡ Gēn别名芙蓉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秋后采收,除去泥杂及茎叶。化学成分含赖桐二醇烯

  • 大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蓟药材名称大蓟拼音Dà Jì别名大刺儿菜、大刺盖、老虎脷、山萝卜、刺萝卜、牛喳口、鸡母刺、大恶鸡婆、山老鼠簕来源为菊科蓟属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