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叶蛇总管

小叶蛇总管

药材名称小叶蛇总管

拼音Xiǎo Yè Shé Zǒnɡ Guǎn

别名薄荷、蛇总管(《南宁市药物志》),蛇通管(《广西中药志》),盘龙七、母猪花头(《云南中草药》)。

出处《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香茶菜全草。花开时割取地上部分,干燥即成。或临时采用新鲜品。

原形态香茶菜(《救荒本草》)

多年生草本,高1~2米,全株被柔毛。茎方形,直立,分枝,有条纹,基部暗灰棕色,上部淡紫或绿色。叶对生,卵形,长4~6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长狭,边缘有钝齿,两面被柔毛;叶柄长约2毫米。2歧状聚伞花序生于叶腋或枝顶,集成疏散的圆锥状;萼紫绿色,5裂,2唇形,下唇2齿大,上唇3齿小,被紫色短毛;花冠较萼长4倍,2唇形,筒部白色,上面基部肿胀,唇部淡紫色,下唇长,全缘,船形,上唇短,4裂;雄蕊4,2强,着生于冠管内面,药室靠合;蜂蕊1,无毛,子房上位,4裂。小坚果圆形,灰褐色,具小疣状突起。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分布于我国南部。

性味《广西中药志》:"味苦辛,气香,性凉,无毒。"

归经《广西中药志》:"入心、肝、脾三经。"

功能主治《广西中药志》:"清热,散血,消肿,解蛇、虫毒。治跌打瘀积,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注意《广西中药志》:"孕妇及虚寒者忌服。"

复方治毒蛇咬伤:盘龙七根三至五钱,草果仁为引,水煎服,连服二日。另取根煎水洗患处。(《云南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毒蛇咬伤:用小叶蛇总管茎叶2两,了刁竹5钱,浸入米酒(或三花酒)5两中,约3周即可服用。首次量50~100毫升,以后每天3~4次,每次25~50毫升,连服3~4天。或以本品5份,了刁竹2份,制成浸膏片,每片0.3克,首次量10~15片,以后每天3~4次,每次5~8片,连服3~4天。药酒及药片也可外用,涂敷伤口。治疗126例,痊愈122例,死亡4例。死亡病例中银环蛇咬伤3例,在病人被咬伤后3~5小时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另1例孕妇被蜂蛇咬伤经3小时左右引起早产流血不止,并发出血性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个别患者服药后有呕吐,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木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木通药材名称小木通拼音Xiǎo Mù Tōnɡ别名毛蕊铁线莲、过山龙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丝瓜花Clematis lasiandra Maxim.,以茎藤入药。秋季采收

  • 跳皮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跳皮树药材名称跳皮树拼音Tiào Pí Shù来源木犀科锈毛白枪杆Fraxinus ferruginea Lingelsh.,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苦菜根

    药材名称苦菜根拼音Kǔ Cài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苣菜的根。功能主治《纲目》:"治血淋,利小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1.5两(鲜用)。摘录《中药大辞

  • 谷芽

    《中国药典》:谷芽药材名称谷芽拼音Gǔ Yá英文名FRUCTUS SETARIAE GERMINATUS别名粟芽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 (L.) Beauv.

  • 地朝阳

    药材名称地朝阳拼音Dì Zhāo Yánɡ别名棉毛倒提壶、鬼马石、倒提壶、野葵花、野烟、野叶子烟、挖耳子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棉毛尼泊尔天名精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esium nep

  • 白蒿

    《中药大辞典》:白蒿药材名称白蒿拼音Bái Hāo别名蘩(《诗经》),皤蒿(《毛诗传》),由胡、蘩母、旁勃(《夏小正传》),白艾蒿(《僧深集方》),蓬蒿(《开宝本草》)。出处《本经》来源为菊

  • 白花坚荚树

    药材名称白花坚荚树拼音Bái Huā Jiān Jiá Shù别名坚荚树出处《救荒本草》载有坚荚树,云:"生辉县太行山谷中,其树枝干坚劲,可以作棒。皮色乌黑,对分枝叉。叶亦对生,叶似拐枣叶而大,微薄,

  • 林檎根

    《中药大辞典》:林檎根药材名称林檎根拼音Lín Qín Gē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根。功能主治《食疗本草》:"治白虫,蛔虫,消渴,好睡。"用法

  • 古钮菜

    《中药大辞典》:古钮菜药材名称古钮菜拼音Gǔ Niǔ Cài别名白花菜、扣子草(《广州植物志》),七粒扣、五地茄、乌疔草、耳坠仔(《福建中草药》)。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

  • 鸭胆

    《中药大辞典》:鸭胆药材名称鸭胆拼音Yā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胆或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性味《纲目》:"苦辛,寒,无毒。"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