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姜黄草

姜黄草

药材名称姜黄草

拼音Jiānɡ Huánɡ Cǎo

别名黄姜、老虎姜、猴节莲

出处姜黄草始载《植物名实图考》二十三卷蔓草类,谓:“姜黄草,生滇南。蔓、叶俱如牵,根如姜而黄,极硬,以形得名。”据记载及附图,其原植物与薯蓣科植物黄山药一致。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黄山药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panthaica Prain et Burki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山药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生,圆柱形,不规则分枝,表面着生稀疏须根。茎左旋,光滑无毛,草黄色,有时带紫色。单叶互生;叶片三角状心形,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或宽心形,全缘或边缘呈微波状,干后表面栗褐色或黑色,背面发白色,两面近于无毛。花雌雄异株。雄花无梗,新鲜时黄绿色,单生或2-3朵簇生组成穗状花序,花序又分枝而呈圆锥花序,单生或2-3个簇生于叶腋;苞片舟形,小苞片与苞片同形而较小;花被碟形,先端6裂,裂片卵圆形,内有黄褐色斑点,开放时平展;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的基部,花药背着。雌花序与雄花序基本相似;雌花花被6裂,具6枚退化雄蕊。蒴果三棱形,先端截形或微凹,基部狭圆,每棱翅状,半月形,表面棕黄色或栗褐色,有光泽,密生紫褐色斑点,成熟时果反曲下垂;种子每室通常2枚,着生于中轴的中部。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500m的山坡灌木林下,或仅见于密林的林缘或山坡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根茎呈圆柱形,有的略弯曲,直径2-3cm。表面黄棕色,有纵皱纹及须根或须根痕,呈深棕色。质硬而韧,折断后断面呈白色绒毛状并可见很多黄色点状维管束散在。气微,味微甜。

化学成分块根含薯蓣皂甙元(diosgenin),雅姆皂甙元(yamogenin),又含薯蓣皂甙(dioscin),纤细薯蓣皂甙(gracillin)。

性味微辛;微辛;平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解毒消肿。主胃气痛;吐泻腹痛;跌打劳伤;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绞汁余;或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万年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万年松药材名称万年松拼音Wàn Nián Sōnɡ来源蕨类石松科万年松Lycopodium pulcherrimum Wall.,以全草入药。原形态浙江、安徽、

  • 扶桑根

    《中药大辞典》:扶桑根药材名称扶桑根拼音Fú Sānɡ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根。性味《广西中药志》:"味涩,性平。"功能主治治月经不调,血

  • 葛粉

    《中药大辞典》:葛粉药材名称葛粉拼音Gě Fěn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化学成分葛粉的一般分析为淀粉76.144%,蛋白质0.082%,纤维素0.36%,灰分0.22

  • 狭绿叶线蕨

    药材名称狭绿叶线蕨拼音Xiá Lǜ Yè Xiàn Jué别名爬山虎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狭绿叶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levillei(Christ)Ching f.a

  • 马来蒲桃

    药材名称马来蒲桃拼音Mǎ Lái Pú Táo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马六甲蒲桃的叶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malaccense(L.)Merr. Et Perry[Euge

  • 红牛皮菜

    药材名称红牛皮菜拼音Hónɡ Niú Pí Cài别名厚皮菜、牛皮菜来源藜科植物莙荙菜Beta vulgaris L. var. cicla L.,以全草入药。

  • 沙茴香

    药材名称沙茴香拼音Shā Huí Xiānɡ别名野茴香、沙前胡来源伞形科沙茴香Ferula borealis Kuan [Peucedanum rigidum Bunge],以根、种子、全草

  • 蒴藋

    药材名称蒴藋拼音Shuò Diào别名接骨草(《履巉岩本草》),接骨木(《东医宝鉴》),真珠花、珊瑚花、排风藤、铁篱笆(《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吴草(《草木便方》),英雄草(《分类

  • 枫柳皮

    《中药大辞典》:枫柳皮药材名称枫柳皮拼音Fēnɡ Liǔ Pí别名枫杨皮(《湖南药物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树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枫杨,又名:柜柳(《尔雅》郭璞注),枫柳(

  • 密毛桃叶珊瑚根

    药材名称密毛桃叶珊瑚根拼音Mì Máo Táo Yè Shān Hú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密毛桃叶珊瑚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cuba himalaica Hook.f.et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