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风药叶

大风药叶

药材名称大风药叶

拼音Dà Fēnɡ Yào Yè

别名纤序鼠李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尼泊尔鼠李Rhamnus napelensis(Wall.)Laws.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napelensis(Wall.)Laws.[Ceanothus napelensis Wall.;R.paniculiflorus Schneid.;R.tonkinensis auct.non Pitard.]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尼泊尔鼠李直立或藤状灌木。枝无刺,幼枝被短柔毛,后脱落,小枝具多数明显的皮孔。叶互生;叶柄长1.2-2cm,无毛;叶片厚纸质或近革质,大小异形,小叶近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宽1.5-2.5cm;大叶宽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6-17(-20)cm,宽3-10cm,先端圆形,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钝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仅脉腋被簇毛。腋生聚伞总状花序或下部有短枝的聚伞圆锥花序,长达12cm,花序轴被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5基数;萼片长三角形,先端尖,外被微毛;花瓣匙形,先端钝或微凹,基部具爪,与雄蕊等长或稍短;雌花的花瓣早落;有5个退化雄蕊;子房球形,3室,花柱3浅裂至半裂。核果倒卵状球形,长约6mm,基部有宿存的萼筒,具3分核。种子3颗,背面有纵沟。花期5-9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疏或密林中,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西藏,台湾有引种。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毒蛇咬伤;水火烫伤;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疹;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取汁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鲢鱼

    《中药大辞典》:鲢鱼药材名称鲢鱼拼音Lián Yú别名鲸鱼、白鱮(《埤雅》),白脚鲢(《医林纂要》)。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鲢鱼的肉。原形态体侧扁,呈纺锤形,腹部狭窄,从胸部至

  • 铜罗汉

    药材名称铜罗汉拼音Tónɡ Luó Hàn别名姐妹树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老鸦烟筒花的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lingtonia hortensis L.采收和储藏:树皮全年均可采,晒干

  • 牯岭凤仙花

    药材名称牯岭凤仙花拼音Gǔ Lǐnɡ Fènɡ Xiān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牯岭凤仙花的全草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davidii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

  • 簇生卷耳

    药材名称簇生卷耳来源石竹科簇生卷耳Cerastium caespitosum Gili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和长江流域各省。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感冒,乳痈

  • 交翅木

    药材名称交翅木拼音Jiāo Chì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忌冬科植物六道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elia biflora Turcz.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六道木薄叶灌木,高

  • 蚬肉

    《中药大辞典》:蚬肉药材名称蚬肉拼音Xiǎn Ròu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蚬科动物河蚬等的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蚬壳"条。药理作用日本蚬的提取物如注入犬的门静脉或股静脉后,

  • 千斤拔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斤拔药材名称千斤拔拼音Qiān Jīn Bá别名蔓性千斤拔、一条根、老鼠尾、吊马墩、吊马桩、金牛尾、箭根、钉地根、土黄芩[广西、广东]、钻地风[四川]来源为豆科千斤拔属

  • 滇绣球

    药材名称滇绣球拼音Diān Xiù Qiú英文名Yunan Hydrangea别名云南绣球、通花常山、常山。出处始载于《拉汉种子植物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云南绣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岩景天

    药材名称岩景天拼音Yán Jǐnɡ Tiān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吉林景天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middendorffianum Maxim.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挖,全草

  • 大叶酸藤子

    药材名称大叶酸藤子拼音Dà Yè Suān Ténɡ Zǐ别名大叶十八症、大鸡母酸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大叶酸藤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bolia sub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