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铜钱菜

大铜钱菜

《中药大辞典》:大铜钱菜

药材名称大铜钱菜

拼音Dà Tónɡ Qián Cài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中华天胡荽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中华天胡荽,又名:地弹花。

多年生草本,高8~37厘米,除托叶、总苞片、花梗无毛外,有反曲卷毛。茎匍匐,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圆肾形,长2.5~7厘米,宽3~8厘米,掌状5~7浅裂,裂片宽卵形或近三角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基部深心形;叶柄长4~23厘米。单伞形花序腋生或和叶对生,有花25~50朵;总花梗单一,细长,较叶柄长;总苞片膜质,卵状披针形;花白色。双悬果近圆形,侧扁,侧面2棱明显隆起。

生境分部生于沟边、路旁。分布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性温,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镇痛,清热,利湿。

复方①治腹痛:大铜钱菜三钱。煨水服。

②治小便不利:大铜钱菜、车前草各三钱。煨水服。

③治湿疹:大铜钱菜适量,捣绒搽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铜钱菜

药材名称大铜钱菜

拼音Dà Tónɡ Qián Cài

英文名all grass of chinese pennywort

别名中华天胡荽、地弹花、铜钱草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中华天胡荽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tyle chinensis(Dunn) Craib [H.jauanica Thunb. Var. chinensis Dunn ex Shan et S.L.Liou]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匍匐草本,高8-30cm。除托叶、花柄无毛外,其余部位均疏或密被反曲的柔毛,毛白色或紫色,有时叶背面有具紫色疣基的毛。叶片质薄,圆肾形,长2.5-7cm,宽3-8cm,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以,掌状5-7汪裂;裂片阔卵形或近三角形,边缘不规则的锯齿,基部心形;托叶膜质,阔卵形。伞形花序单生于节上,依生或与叶对生;小伞形花序有花25-50,花柄长2-7mm;小总苞片膜质,卵状披针形,长1.2-1.8mm,顶端尖,边缘略呈撕裂状;花白色;花瓣卵圆形,膜质,长1-1.2mm,有淡黄色至紫褐色腺点。果实近圆形,两侧扁压,基部心形或截形,长1.3-2mm,宽1.5-2.1mm,侧面三棱明显隆起,黄色或紫红色。药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2900m的河沟边及阴湿路旁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多皱缩,不规则形,茎细小而弯曲,茎节着生多数须根。叶片薄,多皱缩,完整叶呈圆肾形,长2.5-7cm,宽3-8cm,表面绿褐色,5-7掌状浅裂;列片阔卵形或近三角形,边级有不规则的锐锯齿或印齿,基部心形,叶柄长4-23cm。茎、叶均被疏或密而反曲的柔毛。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全草含β-胡萝卜素(β-carotene)[1]。

性味味辛;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利湿解毒。主脘腹痛;肝炎;黄疸;小便不利;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仙花

    药材名称海仙花拼音Hǎi Xiān Huā别名三台花、三台红花、楼台草、古木草出处本品载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云:"海仙花,生云南海边。紫茎独挺,繁花层缀,五瓣缺唇,娇红夺目。土人夏日持售于市,曰三

  • 芋头花

    《中药大辞典》:芋头花药材名称芋头花拼音Yù Tou Huā别名芋苗花(《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花蕾。原形态详"芋头"条。性味《

  • 独叶岩珠

    药材名称独叶岩珠拼音Dú Yè Yán Zhū别名石枣、岩豆、鸭舌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齿瓣石豆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yllum psychoon Reichb.f.[B.le

  • 独角牛

    药材名称独角牛别名红皮紫陵、广东克雷木、碎骨红来源杜鹃花科独角牛Craibiodendron kwangtangense Hu,以叶、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苦、涩,凉。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散瘀消

  • 假蒟子

    药材名称假蒟子拼音Jiǎ Jǔ Zǐ别名假蒟果穗、钻骨风果。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sarmentosumRoxb.的果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sarmentosum Ro

  • 绿叶五味子

    药材名称绿叶五味子拼音Lǜ Yè Wǔ Wèi Zǐ别名内风消、小血藤、过山风、自钻、风沙藤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绿叶五味子的藤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viridisA

  • 蘘荷子

    《中药大辞典》:蘘荷子药材名称蘘荷子拼音Xiānɡ Hé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姜科植物蘘荷的果实。功能主治《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胃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 桦木皮

    《中药大辞典》:桦木皮药材名称桦木皮拼音Huà Mù Pí别名桦皮(《灵苑方》),桦树皮(《吉林中草药》)。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桦木科植物华北白桦或白桦的树皮。伐下桦木

  • 山红稗

    药材名称山红稗拼音Shān Hónɡ Bài别名山稗子、红稗、浆果苔草、芭茅草来源莎草科苔属植物山稗子Carex baccans Nees,以全草、根、种子等入药。秋季采集,分别处

  • 辣蓼

    药材名称辣蓼拼音Là Liǎo别名辣蓼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辣蓼Polygonum flaccidum Meism及水蓼P. hydropiper L.,以全草或根、叶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根和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