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膜盖蕨

大膜盖蕨

药材名称大膜盖蕨

拼音Dà Mó Gài Jué

英文名Immersed Leucostegia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大膜盖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ostegia immersa(Wall.)Presl[Davallia immersa Wall.]

原形态植株高45-70cm。根茎长而横生,密被淡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及淡锈色长柔毛。叶远生;叶柄长20-35cm,禾秆色,光亮,无毛;叶片长三角状卵形,长25-35cm,基部宽约17-25cm或稍大,先端渐尖,三回羽状;羽片10-20对,基部不对称,楔形,斜向上,长三角形,柄长5-15mm,基部1对最大,长12-20cm,宽6-10cm,先端有浅裂的尖尾,上部的羽片渐缩短;一回小羽片约10对,斜卵形至长圆形,斜向上,渐尖,基部下侧1片最大,长5-7cm;末回小羽片5-6对,近菱状卵形,先端圆并有钝齿,基部斜楔形,上缘浅裂;裂片2-3个,边缘有锯齿;叶脉多回分叉,每一钝齿有小脉1条,先端有棒形的水囊。孢子囊群大,第1末回小羽片上有1-2个,生于小脉先端;囊群盖大,扁圆形至肾圆形,灰色,全缘,基部着生,宿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2800m的山地混交林下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性味微苦;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主跌打损伤;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微苦,性温。有活血散瘀的功能。用于腰膝酸痛,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绿结鸡骨

    《中药大辞典》:绿结鸡骨药材名称绿结鸡骨拼音Lǜ Jié Jī Gǔ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杜鹃科动物褐翅鸦鹃的骨。性味甘咸,微温。功能主治强筋壮骨。治风湿骨痛,趺打伤积。用法用量内服:浸酒,

  • 盘石龟

    药材名称盘石龟别名土山龟、石下龟、钻石龟来源葫芦科盘石龟Thladiantha rigrapunctata Kuang, aff.,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肠胃炎,急性肠

  • 瓦楞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瓦楞子药材名称瓦楞子拼音Wǎ Lénɡ Zǐ英文名CONCHA ARCAE别名蚶子壳、毛蛤、瓦垅来源本品为蚶科动物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 、泥

  • 野猪肉

    《中药大辞典》:野猪肉药材名称野猪肉拼音Yě Zhū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肉。原形态野猪(《唐本草》),又名:野彘(《淮南子》)。体长约1~2米,体重约150公斤,最大

  • 猪仔笠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仔笠药材名称猪仔笠拼音Zhū Zǎi Lì别名地草果[云南]、毛瓣花、岗菊、雀脷珠、山葛来源豆科毛瓣花属植物猪仔笠Eriosema chinense Vogel,以块根

  • 汉中防己

    《全国中草药汇编》:汉中防己药材名称汉中防己拼音Hàn Zhōnɡ Fánɡ Jǐ别名青木香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异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 H

  • 臭黄荆叶

    《中药大辞典》:臭黄荆叶药材名称臭黄荆叶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 Yè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叶,4~7月采。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q

  • 连香树

    药材名称连香树拼音Lián Xiānɡ Shù别名芭蕉香清(《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五君树、山白果(《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浙扛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连香树科植物连香树的果实。

  • 良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良藤药材名称良藤别名滚天龙、山豆根来源为防己科轮环藤属植物轮环藤Cyclea racemosa Oliv.,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理气,止

  • 牛筋刺寄生

    药材名称牛筋刺寄生拼音Niú Jīn Cì Jì Shēnɡ别名梨寄生、藏寄生、野花椒寄生、老米酒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滇藏钝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th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