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团囊虫草

大团囊虫草

药材名称大团囊虫草

拼音Dà Tuán Nánɡ Chónɡ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大团囊虫草的子座。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yceps ophioglossoides(Ehrenb.)Lin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备用。

原形态大团囊虫草 子座由根状、多分枝的菌丝索固定于土下的寄主上,地上部分高2-8cm。柄粗1-2.5mm,少分枝,暗绿色至紫褐色,有纵纹。头部椭圆形、倒卵形至棒形,长5-13mm,粗3-5mm,暗褐色,干后近黑色。子囊壳卵形,(600-650)μm×300μm,孔口凸出。子囊细长,(300-400)μm×(7-8)μm。孢子线形,透明无色,有多数横隔,成熟时断裂成(3-4)μm×(2-2.5)μm的小段。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寄生于竹林或栎树林下疏松土壤中大团囊菌的子实体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子座长2-6cm,基部残有根状菌丝束。头部椭圆形、倒卵形或棒形,长5-13mm,直径3-5mm,黑褐色或暗褐色;柄部直径1-2.5mm,少分枝,暗绿色,有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黑褐色。气微腥,味淡。

显微鉴别 子座头部横切面:子囊壳卵形,长600-650μm,直径约300μm,孔口突出;子囊长300-400μm,直径7-8μm;子囊孢子线形,多横隔,或断裂成段,长3-4μm,直径2-2.5μm。

化学成分大团囊虫草含氨基半乳聚糖(galactosaminoglycan),该聚糖主要含2-氨基-2-脱氧-D-半乳糖(2-amino-2-deoxy-D-galactose) (80.5%),少量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甘露糖(mannose),蛋白质(protein)和乙酸基。多糖SN-C,还含有大团囊虫草素(ophiocoridin)。

性味微涩;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调经。主血崩;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炖鸡、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藏丁香

    药材名称藏丁香拼音Cánɡ Dīnɡ Xiānɡ别名石老虎、石参、叶子花、岩五加出处《植物名实图考》第二十九卷群芳类载有藏丁香,曰:"藏丁香,或云种自西藏来,枝干同滇丁香,叶糙有毛,开花白色有香。"并

  • 无患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无患子药材名称无患子拼音Wú Huàn Zǐ别名油患子、苦患子、洗手果、木患、木患树、肥皂树、肥珠子、洗衫子、黄目子、目浪子来源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植物无患子Sa

  • 杜香

    药材名称杜香别名喇叭茶来源杜鹃花科杜香属植物宽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 var. dilatatum Wahl.,以叶提取挥发油入药。夏秋采集,阴干。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化痰,止咳

  • 猫胡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胡子花药材名称猫胡子花拼音Māo Hú Zǐ Huā别名小毛毛花、刺珠、青刺尖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猫胡子花Capparis acutifolia Sweet ssp.

  • 南五味子

    《中国药典》:南五味子药材名称南五味子拼音Nán Wǔ Wèi Zǐ英文名FRUCTUS SCHISANDRAE SPHENANTHERAE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

  • 白马骨根

    药材名称白马骨根拼音Bái Mǎ Gǔ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或六月雪的根。夏、秋采收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马骨"条。性

  • 半圆盖阴石蕨

    药材名称半圆盖阴石蕨拼音Bàn Yuán Gài Yīn Shí Jué英文名Broadscale Humat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半圆盖阴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小报春花

    药材名称小报春花别名癞痢头、山白菜、小蓝花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小报春Primula forbesii Franch.,以全草入药。春季采集,洗净晒干。性味辛、微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交让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交让木药材名称交让木别名画眉珠、虎皮楠来源交让木科交让木属植物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以种子及叶入药。秋季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凉。功能

  • 四叶草

    《中药大辞典》:四叶草药材名称四叶草拼音Sì Yè Cǎo别名冷水丹、风车草、四方草(《江西草药》)。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四叶葎或细四叶葎的全草。夏季花期采收,晒干或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