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地膜香

地膜香

药材名称地膜香

拼音Dì Mó Xiānɡ

别名百里香地椒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阿尔泰百里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mus altaicus Klok. Et Shost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阿尔奈百里香,半灌木。茎铺铺匐或上升,末端具不育枝或花枝;不育枝多为侧生或基生,上升或匍匐,被短柔毛;花枝在基部上升,大多数长4-8cm,在花序以下被向下的微柔毛或短柔毛,至基部近无毛,具2-4个节间。叶长圆状椭圆形或卵圆形,稀有倒卵圆形,长5-10mm,宽1-3mm,先端钝或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全缘,在基部常具有少数的长缘毛,两面无毛,侧脉2-3对,较粗壮,在下面突起,腺点明显或不明显,先出叶常常在枝的基部密集,脱落。花序头状,有时在花序下具有1-2个不发育的轮伞花序;花梗长1-4mm,密被短柔毛;花萼钟形,长3.5-4.5mm,下部被疏柔毛,上部无毛,上唇齿近三角形至披针形,无缘毛或被短的硬毛;花冠红紫色,长5.5-6.5mm,外被短柔毛。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沟边、草地及石砾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北部。

性味味辛;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杀虫。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热淋涩痛;疮痈肿毒;灭蚤虱蚊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点烯烟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伏毛山豆根

    药材名称伏毛山豆根别名苦参来源豆科伏毛山豆根Euchresta strigillosa C. Y. Wu,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主治肠炎腹泻,腹胀,胃痛,咽喉痛。

  • 鹰嘴爪

    《中药大辞典》:鹰嘴爪药材名称鹰嘴爪拼音Yīnɡ Zuǐ Zhǎo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嘴和脚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主五痔,烧为末服之。摘录《中药大

  • 姜黄

    《中国药典》:姜黄药材名称姜黄拼音Jiānɡ Huánɡ英文名RHIZOMA CURCUMAE LONGAE别名黄姜、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金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 花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花叶秋海棠拼音Huā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山海棠、公鸡酸苔、花酸苔来源秋海棠科花叶秋海棠Begonia cathayan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

  • 红木子

    《中药大辞典》:红木子药材名称红木子拼音Hónɡ Mù Z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山羊角树的种子。原形态山羊角树,又名:山丁木。落叶小乔木,高5~12米。小枝灰色,无

  • 棕榈花

    《中药大辞典》:棕榈花药材名称棕榈花拼音Zōnɡ Lǘ Huā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花。原形态详"棕榈皮"条。化学成分参见"棕榈皮"条。性味

  • 猫油

    《中药大辞典》:猫油药材名称猫油拼音Māo Yóu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来源为猫科动物猫的脂肪油。功能主治治烧伤。复方治Ⅰ、Ⅱ度烧伤:猫油、狗油各等量。每日三至四次涂搽患处。摘

  • 指天椒

    《中药大辞典》:指天椒药材名称指天椒拼音Zhǐ Tiān Jiāo别名长柄椒(《苏南种子植物》)。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茄科植物指天椒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单

  • 棕榈子

    《中药大辞典》:棕榈子药材名称棕榈子拼音Zōnɡ Lǘ Zǐ别名败棕子(《药材学》),棕树果(《云南中草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霜降前后待果皮现青黑色时采收,晒干。原形

  • 紫茉莉子

    《中药大辞典》:紫茉莉子药材名称紫茉莉子拼音Zǐ Mò Lì Zǐ别名土山柰(《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种子内的胚乳。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