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土鳖虫

土鳖虫

《中国药典》:土鳖虫

药材名称土鳖虫

拼音Tǔ Biē Chónɡ

来源本品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虫干燥体。捕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

性状地鳖:呈扁平卵形,长1.3~3cm,宽1.2~2.4cm。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具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

冀地鳖:长2.2~3.7cm,宽1.4~2.5cm。背部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

鉴别①本品粉末灰棕色。体壁碎片深棕色或黄色,表面有不规则纹理,其上着生短粗或细长刚毛,常可见刚毛脱落后的圆形毛窝,直径5~32μm;刚毛棕黄色或黄色,先端锐尖或钝圆,长12~270μm,直径10~32μm ,有的具纵直纹理。横纹肌纤维无色或淡黄色,常碎断,有细密横纹,平直或呈微波状,明带较暗带为宽。

②( 2 )取本品细粉 1g ,加甲醇 25ml ,超声提取 30 分钟,滤过,滤液蒸干,加甲醇 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土鳖虫对照药材 1g ,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 2000 年版一部附录 VI B )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10μl ,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 G 薄层板上,以甲苯 - 二氯甲烷 - 丙酮( 5 : 5 : 0.5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 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 105 ℃ 烘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尿囊素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 2000 年版一部附录 Ⅵ D )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 A ) -0.1% 醋酸( B )(用氨水调 pH 值至 5.6-6.0 )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 0min , 25%A ; 10min , 25%A ; 15min , 80%A ; 20min , 80%A ; 21min , 25%A ;检测波长 360nm 。理论板数按尿囊素 A 峰计,应不低于 1500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尿囊素对照品置量瓶中,加 0.02mol/L 盐酸溶解,制成每 1ml 含尿囊素 50μg 的溶液。精密吸取上述溶液 5ml ,置 10ml 量瓶中,加 0.6mol/L 氢氧化钠 2ml ,于 85 ℃ 水浴中水解 60 分钟,再加 1mg/ml 的 2 , 4- 二硝基苯肼(溶于 2mol/L 盐酸中) 2ml ,继续于 85 ℃ 反应 20 分钟;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 0.02mol/L 盐酸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细粉,混匀,精密称取约 0.5g ,加入甲醇 25ml ,超声处理(功率 250W ,频率 40KHz ) 45 分钟,滤过,滤液挥干,加 5ml 乙醚洗涤残渣,弃去乙醚;残渣挥干后用 0.02mol/L HCl 5ml 分次溶解残渣并转移至 10ml 量瓶中,加 0.6mol/L 氢氧化钠 2ml ,于 85 ℃ 水浴中水解 60 分钟,再加 1mg/ml 的 2 , 4- 二硝基苯肼(溶于 2mol/L 盐酸中) 2ml ,继续于 85 ℃ 反应 20 分钟;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 0.02mol/L 盐酸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0μ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尿囊素( C 4 H 6 N 4 O 3 )应不 少 于 0.035% 。

性味咸,寒;有小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用法用量3~9g。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鳖虫

药材名称土鳖虫

拼音Tǔ Biē Chónɡ

别名地鳖虫、土元、地乌龟、蟅虫

来源为蜚蠊目蜚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或冀地鳖Steleopyga plancyi (Bol.) [Polyphaga plancyi Bol.]的雌虫干燥全体。

原形态1、地鳖体呈扁圆形,盖状,黑色带光泽,雌雄异型,雄虫有翅,雌虫无翅。雌虫长约3厘米。头小,触角丝状。腹部有横环节9个,腹面深棕色,胸足具细毛,生刺颇多。药材质脆,易破碎,足多已脱落。腹内有灰黑色物质。气腥臭。

喜生于阴湿处及墙角松土中,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冀地鳖形态与地鳖相似,呈椭圆形,雌虫体长3.0~3.6厘米。体黑褐色,无光泽。胸腹部每节两侧各有一黑色圆形小黑斑。

分布于河北等地。

栽培喜生活于阴湿的松土中,怕阳光,昼伏夜出。冬末与早春为冬眠期。夏秋两季繁殖最强。

小规模饲养,可在室内挖瓮形地洞,口小体大,深约3尺左右(如湿气大要挖浅些),壁要光滑,内放松土1尺深或多些,口用盖子盖好,以防土鳖虫逃走。如用掉底的大口瓮埋入土中作饲养池则更好。

大规模饲养,于室内建造较大的三角形或方形饲养池。挖地约1尺深(如地干燥可挖深些),四周砌严实砖墙,墙高出地面1.5尺,上面架木棍,用粘土封严(加石灰更好),中间留1~2个洞口。池内地上铺松土及草屑,(松土的湿度以手捏不成团而有润湿感为宜)。

饲料:冬眠期不食,于春季气候转暖恢复活动时开始喂食。主要饲料为米糠、麦麸、碎豆饼等。于晚上土鳖虫出来活动时,将饲料均匀撒在松土表面,每3~4天撒食1次。夏季气候炎热,每隔3~4天洒水1次,同时补喂多汁饲料,如南瓜瓤、青菜叶、烂水果、去皮南瓜碎片等以补充虫体所需水分。

制法夏季捕捉,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先用清水洗净,再用盐水煮后晒干或微火烘干。

药理作用美蓝试管(2克生药/毫升)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

性味咸,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通经止痛。主治:跌打损伤,淤血肿痛,闭经,产后瘀血腹痛。

用法用量1~3钱。孕妇忌服。

复方1、碰伤,摔伤,伤处疼痛:土鳖虫1两 ,焙干,研末。每服1钱,黄酒冲服,每天2次。

2、经闭,痛经:土鳖虫2钱,丹参5钱,赤芍香附各4钱,桃仁、延胡素各3钱,水煎服。

3、黑色素瘤:土鳖虫、金银花各2斤,红枣、核桃仁各1斤,制马钱子半斤,冰片6钱,猪胆汁1.5斤。除猪胆汁外共研细粉。将猪胆汁煮沸1小时,加入药粉,用适量蜂蜜为丸,每丸重2.5钱。每日早晚各服1丸。

备注市售品有一种“金边土鳖”为姬蠊科动物赤边水蠊东方后片蠊)Opisthoplatia orientalis Burmister,比土鳖虫稍长,紫黑色而有光泽,背部下半圈有红边,上半圈有黄色金边。多生于阴湿墙角下。主产福建、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

此外,另有一种龙虱,又称水鳖虫,为龙凤科动物东方龙虱Cybister tripunctatus orientalis Gschwendtn. 虫体扁平长卵形,中央微隆起,前窄后宽,长不超过3厘米。背面黑绿色,有的较黑,腹面黑色或黑红色,有时部分棕黄色。头前端、前胸及鞘翅两侧有黄色或橘色条斑、足胫端两侧生刺,刺长短不等,其外侧十分膨阔,为其主要特征。多生于池塘、稻田、水沟或湖边浅滩水草丛生处。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应注意鉴别。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青海防风

    药材名称青海防风拼音Qīnɡ Hǎi Fánɡ Fēnɡ别名防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葛缕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um carui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

  • 毛八角枫

    药材名称毛八角枫拼音Máo Bā Jiǎo Fēnɡ别名白龙须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科植物毛八角枫的侧根、须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angium kurzii Craib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

  • 绿豆升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豆升麻药材名称绿豆升麻拼音Lǜ Dòu Shēnɡ Má别名升麻来源毛茛科类叶升麻属植物类叶升麻Actaea asiatica Hara [A. spicat

  • 华凤仙

    药材名称华凤仙拼音Huá Fènɡ Xiān别名水指甲花、象鼻花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华凤仙的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下部伏地,生根,

  • 鹿藿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藿药材名称鹿藿拼音Lù Huò别名老鼠眼、饿蚂蝗[湖南]、痰切豆来源豆科鹿藿属植物鹿藿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以根及全草入药。夏

  • 黄堇

    《中药大辞典》:黄堇药材名称黄堇拼音Huánɡ Jǐn别名断肠草(《四川中药志》),黄花鱼灯草、粪桶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石莲(《河南中草药手册》)。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罂粟

  • 栝楼

    《中药大辞典》:栝楼药材名称栝楼拼音Guā Lóu别名果裸(《诗经》),王菩(《吕氏春秋》),地楼(《本经》),泽巨、泽冶(《吴普本草》),王白(《广雅》),天瓜(《尔雅》郭璞注),萯(《穆

  • 越王余筭

    药材名称越王余筭拼音Yuè Wánɡ Yú Suàn英文名White coral别名越王竹、白珊瑚出处1.《南方草木状》:越王竹,根生石上,若细荻,高尺余,南海有之。2.《岭表录异》:沙箸,生于海岸沙

  • 沙漠嘎

    药材名称沙漠嘎拼音Shā Mò Gā别名沙蒿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菊科植物差把嘎蒿的嫩枝叶。春、夏割取嫩枝,晒干。原形态半灌木,高50~80厘米。茎自基部多分枝,常匍匐于沙面,遇

  • 磨盘根

    《中药大辞典》:磨盘根药材名称磨盘根拼音Mó Pán Gēn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的根。4月采挖,晒干。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等地。性状干燥根呈圆锥形,粗大,长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