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古钮菜

古钮菜

《中药大辞典》:古钮菜

药材名称古钮菜

拼音Gǔ Niǔ Cài

别名白花菜、扣子草(《广州植物志》),七粒扣、五地茄、乌疔草、耳坠仔(《福建中草药》)。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全草。春、夏、秋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有分枝,秃净或近秃净,高约1米。茎纤弱,绿色。单叶互生,卵形至矩圆形,长4~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短尖。边近全缘,或有不规则角状的粗齿,质薄,上面深绿色,有小点,下面淡绿色,叶脉于叶背隆起;叶柄纤弱,长约1厘米。花序柄腋生,长1~2.5厘米,纤弱;花2~5朵,排列成伞形花序;萼绿色,5裂,裂片卵形;花冠白色,直径6~8毫米;雄蕊5,着生于冠喉上,花药粘合成一圆锥体,顶裂;子房2室,胚珠多数。果球形肉质,直径约5毫米,幼时绿色,成熟后黑色。花期夏秋间。

生境分部分布我国南方各地。

性味《福建中草药》:"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血,消肿。治痢疾,淋病,目赤,喉痛,疔疮。

①《广州植物志》:"清凉散热,可治轻微的喉痛。"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眼红肿痛及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鲜者1~2两);或捣汁服。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痢疾:鲜少花龙葵二至四两。水煎服。

②治热淋:鲜少花龙葵二至四两,水煎服。

③治咽喉肿痛:鲜少花龙葵四至六两。捣烂绞汁,调第二次米泔水,加盐或醋少许,每次一汤匙,日服三至四次。

④治高血压病:鲜少花龙葵一至三两。水煎服。如病人经常便溏者不宜服用。

⑤治疔疮:鲜少花龙葵一至三两。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蜜调敷患处。(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古钮菜

药材名称古钮菜

拼音Gǔ Niǔ Cài

英文名all-grass of Shiningfruit Night-shade

别名七粒扣、五地茄、乌疔草、耳坠仔、衣钮扣、公炮草、五宅茄、乌点规、点规草、扣子草

出处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photeinocarpum Nakamura et Odashima [S. nigrum L. var .parciflorum Liou]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约1m。茎无毛或近于无毛。单叶互生;叶柄纤细,长1-2cm;具疏柔毛;叶片薄,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4-8cm,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而成翅,边缘微波状或具不规则波状粗齿,两面均具疏柔毛。花主邓近伞形,腋外生,纤细,着生花1-6朵;总花梗长1-2cm;花梗长5-8mm,花小;直径约7mm;萼绿色,5裂,裂片卵形,具缘毛;花冠白色,筒部陷于萼内,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上,花丝极短,花药粘合成一圆锥体,顶裂;子房2室,胚球多数。浆果球状,直径约5mm,幼时绿色,成熟后黑色;种子近卵形,两侧压扁,真微1-1.5cm。几全年开花结果。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喜生长于溪边、密林阴湿处或林边荒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

性味味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高血压;痢疾;热淋;目赤;咽喉肿痛;疔疮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衍;或绞汁涂。

各家论述1.《广州植物志》:清凉散热,可治轻微的喉痛。

2.《南宁市药物志》:治眼红肿痛及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沼生柳叶菜

    药材名称沼生柳叶菜拼音Zhǎo Shēnɡ Liǔ Yè Cài别名独木牛[藏名]、水湿柳叶菜来源柳叶菜科沼生柳叶菜Epilobium palustre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

  • 白活麻

    药材名称白活麻别名活麻草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裂叶荨麻Urtica fissa Pritz.,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甘、淡,微寒。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用于风湿骨痛,小儿吐乳,皮肤湿疹。用

  • 黎豆

    《中药大辞典》:黎豆药材名称黎豆拼音Lí Dòu别名虎豆(《尔雅》郭璞注),狸豆(《纲目》),巴山虎豆、鼠豆(《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头花黎豆的种子。秋后

  • 鹅肉

    《中药大辞典》:鹅肉药材名称鹅肉拼音é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肉。原形态鹅(《尔雅》),又名:舒雁(《尔雅》),家雁(《纲目》)。体长约60厘米。嘴扁阔,前额有肉瘤,

  • 瑞香

    药材名称瑞香拼音Ruì Xiānɡ别名雪冻花、雪花皮、对雪开、雪地开花、雪冬花、金腰带、铁牛皮、山棉皮、暖骨凤、红总管来源瑞香科瑞香属植物瑞香Daphne odora Thunb.,以根、树

  • 鹰不扑

    《中药大辞典》:鹰不扑药材名称鹰不扑拼音Yīnɡ Bù Pū别名小郎伞、鸟不宿(《广西中草药》),楤木、打散根、百鸟不落、雷公木(《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五加科植物

  • 台湾千金藤

    药材名称台湾千金藤拼音Tái Wān Qiān Jīn Ténɡ英文名root of Taiwan Stephania别名兰屿千金藤出处始载于《台湾药植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已科植物台湾千金藤的根茎

  • 黑蚂蚁

    药材名称黑蚂蚁拼音Hēi Má Y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蚁科昆虫黑蚁的全虫。原形态黑蚁(《五行记》)工蚁体长约1s毫米。体漆黑色,平滑有光泽。头圆三角形,复眼1对,椭圆形;单眼3个,品字

  • 调经草

    药材名称调经草拼音Tiáo Jīnɡ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冬青卫矛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冬青卫矛,又名:正木、八木、大叶黄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米。枝有白色皮孔,小

  • 藕粉

    药材名称藕粉拼音óu Fěn别名藕澄粉(《本草求原》)。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睡莲种植物莲的肥厚根茎-藕加工制成的淀粉。性味《医林纂要》:"甘咸,平。"功能主治益血,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