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午香草

午香草

《中药大辞典》:午香草

药材名称午香草

拼音Wǔ Xiānɡ Cǎo

别名香附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昆明香青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体密被白色绵毛。单叶互生,带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抱茎,全缘.头状花序排列成小伞房花序,花全部管状,总苞片数列,通常白色。瘦果小,长椭圆形,冠毛1列,刺毛状。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疏林下草丛中。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健胃行气。治扁桃体炎,急牲胃肠炎,膀胱炎,尿道炎,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

复方治小儿疳积:午香草一钱,红糖适量。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午香草

药材名称午香草

拼音Wǔ Xiānɡ Cǎo

英文名Herb of Stickyhair Pearleverlasting

别名香附草、野辣烟五香草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粘毛香青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phalis bulleyana (J. F. Jaffr.) Chang [Pluchea bulleayana J. F. Jeff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粘毛香青一或二年生草本,高30-80cm。全株被蛛丝状白色绵毛及锈褐色粘质带柄而多节的腺毛。根垂直,粗壮。茎直立,有沟,通常有分枝。莲座状叶倒卵圆形,长达9cm,宽达4.5cm,下部渐狭成翅状短柄和上产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长3.5-10cm,宽1-2.5cm,沿茎下延成楔形宽翅,先端尖,边缘平,两面有腺毛,脉上被长绵毛;最上部叶狭小,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多数,在茎端及枝端密集成复伞房状;花序梗枨达6mm;总苞倒卵圆状,长5-6mm,宽4-7mm;总,苞片4-5层,直立,浅褐色,透明,外层卵状长圆形,先端钝,被蛛丝状毛,内层长匙形,长5-6mm,最内层宽线形,有长达全长2/3的爪部;花托蜂宣传员状;头状花序外围有多层或少层雌花,喘有4-5个或达30-个雄蕊。瘦果长0.6-0.7mm,长圆表,有微腺体。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阴湿草坡地及低山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怀状鉴别 全株棕黄色,长可达100cm,被白色绵毛,上端多分枝。茎圆柱形,纵皱纹明显,直径2-8mm。质脆,断面黄绿色,中心有白瓤。叶互生,全缘,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基部楔形,下延成翅。花白色,头状花序。气清香,味苦凉。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薄壁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油细胞类圆形。导管网纹和孔纹,直径7-30μm。纤维梭状。气孔平轴式。腺毛多数。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咳。主风热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牡荆

    药材名称牡荆拼音Mǔ Jīnɡ别名黄荆、小荆、楚性味实:苦、温、无毒。叶:苦、寒、无毒。根:甘、若、平、无毒。茎:甘、平、无毒。功能主治1、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2、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

  • 粟米泔汁

    《中药大辞典》:粟米泔汁药材名称粟米泔汁拼音Sù Mǐ Gān Zhī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淘洗粟米所得的泔水。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霍乱卒热,心烦渴,饮数升。臭泔止消渴尤良。&

  • 三叶委陵菜

    药材名称三叶委陵菜拼音Sān Yè Wěi Línɡ Cài别名三爪金、地蜘蛛(《贵州草药》),三片风、软梗蛇扭、三张叶、地风子、白里金梅、烂苦春、独立金蛋、三叶蛇子草、

  • 硬皮褐层孔菌

    药材名称硬皮褐层孔菌拼音Yìnɡ Pí Hè Cénɡ Kǒnɡ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钢青褐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ia cocos(Schw.) Wolf.采收和储藏

  • 硫黄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硫黄菌药材名称硫黄菌别名硫黄多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硫黄多孔菌Tyromyces sulpbureus (Bull. ex Fr.) Donk,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

  • 牛筋条

    药材名称牛筋条拼音Niú Jīn Tiáo别名山胡椒、诈死枫、野胡椒、假死柴、冬不落叶。来源樟科钓樟属植物牛筋树Lindera glauca (Sieb. et Zucc.)Blu

  • 太阳海星

    药材名称太阳海星拼音Tài Yánɡ Hǎi Xīnɡ别名太阳鱼来源药材基源:为太阳海星科动物陶氏太阳海星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ster dawsoni Verrill采收和储藏:夏、秋

  • 红瑞木

    药材名称红瑞木拼音Hónɡ Ruì Mù别名椋子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红瑞木的树皮、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alba Opiz[Cornus alba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

  • 驴脂

    《中药大辞典》:驴脂药材名称驴脂拼音Lǘ Zhī别名驴膏(张文仲)。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脂肪。功能主治治咳嗽,疟疾,耳聋,疮疥。①盂诜:"生脂和生椒熟捣绵裹塞耳中,治积年耳聋。

  • 小叶桑

    药材名称小叶桑拼音Xiǎo Yè Sānɡ别名野桑(《广西药植名录》),小岩桑(《贵州草药》)。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桑科植物鸡桑的叶。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5米。枝开展,无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