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千叶独活根

千叶独活根

药材名称千叶独活根

拼音Qiān Yè Dú Huó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裂叶独活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millefolium Diels

采收和储藏:4-10月采挖,去其茎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有柔毛。根细长圆柱状,棕褐色,长约20cm,根颈部残留褐黄色叶鞘纤维。茎直立。基生叶叶柄长2-9cm,基部宽鞘状;叶片轮廓为披针形,长5-16cm,宽达2.5cm。三至四回羽状分裂,末回去裂片线形或披针形,长0.5-1cm,先端尖;茎生叶叶形与基生叶近似,但叶柄渐短缩成宽翅状。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花序梗长20-25cm;总苞片4-5,披针形,长5-7mm;伞辐6-8,不等长;小总世片少数,线形,被毛;花白色,萼齿细小。分生果椭圆形,背部极扁,长5-6mm,宽约4mm,有柔毛,背棱较细,每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1,油管长度为分生果长度的1/2或更多。花、果期7-9月。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或泡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羊屎木

    《中药大辞典》:羊屎木药材名称羊屎木拼音Yánɡ Shǐ Mù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牛矢果的叶及树皮。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无毛。叶对生;矩圆

  • 革叶蓼

    药材名称革叶蓼拼音Gé Yè Liǎo来源蓼科革叶蓼Polygonum coriaceum Sam.,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西藏。性味苦,寒。有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急性

  • 向天蜈蚣

    《中药大辞典》:向天蜈蚣药材名称向天蜈蚣拼音Xiànɡ Tiān Wú Gōnɡ别名叶顶珠、铁精草(《福建民间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田菁的根及叶。夏季采收,鲜

  • 半枫荷

    药材名称半枫荷拼音Bàn Fēnɡ Hé别名翻白叶树、红半枫荷、大叶半枫荷、白背枫、阴阳叶、铁巴掌、半梧桐、番张麻、米纸来源为梧桐科翅子树属植物异叶翅子木Pterospermum

  • 鱼香根

    《中药大辞典》:鱼香根药材名称鱼香根拼音Yú Xiānɡ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圆叶薄荷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鱼香草"条。功能主治治一切气痛,阴寒,红

  • 彩斑桑勒草

    药材名称彩斑桑勒草拼音Cǎi Bān Sānɡ Lè Cǎo别名花叶叶、小花草、花花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彩斑桑勒革的全株。夏、秋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茎圆柱

  • 鸡公柴

    《中药大辞典》:鸡公柴药材名称鸡公柴拼音Jī Gōnɡ Chái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饭汤子的根。原形态饭汤子,又名:霜降子、虎柴子、刚毛荚迷。落叶灌木,高至4米。叶对生,卵形

  • 海南粗榧

    药材名称海南粗榧拼音Hǎi Nán Cū Fěi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海南粗榧的树枝和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hainanensis Li[C

  • 斜叶榕叶

    药材名称斜叶榕叶拼音Xié Yè Rónɡ Yè别名半边刀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斜叶榕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tinctoria Forst.f.subsp.gibbosa(B1.)C

  • 蛇蜕

    《中国药典》:蛇蜕药材名称蛇蜕拼音Shé Tuì英文名PERIOSTRACUM SERPENTIS别名蛇皮、蛇退、长虫皮、龙衣、蛇壳来源本品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Elaphe t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