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剑叶紫金牛

剑叶紫金牛

药材名称剑叶紫金牛

拼音Jiàn Yè Zǐ Jīn Niú

别名开喉箭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剑叶紫金牛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ensifolia Walke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小灌木,高约30cm。根茎伸长,木质;茎老时灰褐色具纵纹,有明显的叶痕,除侧生特殊花枝外不分枝。叶互生;叶柄长3-8mm;叶片坚纸质或革质,狭披针形至线形,长7-12(-20)cm,宽约1(-2.5)cm,先端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边缘反卷及具边缘腺点;侧脉连成不明显的边缘脉。亚伞形花序,着生于弯曲的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枝长2-7cm;无叶,被细微柔毛;花梗长1(-2)cm,具疏鳞片或细微柔毛;萼片广卵形,长2-3(-4)mm;先端钝或圆形,具密腺点;花瓣红色,长圆状卵形,长5-6mm,具密腺点;雄蕊与花瓣几等长,花药长圆状披针形,背部多少有腺点;雌蕊与花瓣等长或略长。果球形,直径约6mm,红色,具腺点。花期5-7月,果期11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700m的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头草药材名称红头草拼音Hónɡ Tóu Cǎo别名黄花地胆头来源菊科艾纳香属植物见霜黄Blumea lacera DC.的全草。春夏采收,洗净切碎晒干,或鲜叶

  • 蠵龟血

    《中药大辞典》:蠵龟血药材名称蠵龟血拼音Xī Guī Xuè出处《纲目》来源为海龟科动物蠵龟的血。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蠵龟筒"条。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平,微毒

  • 野马追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马追药材名称野马追拼音Yě Mǎ Zhuī来源菊科泽兰属植物三叶尖佩兰Eupatoriumlindleyanum DC. var. trifoliatum Makino,以全草入

  • 白毛委陵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毛委陵菜药材名称白毛委陵菜别名热干巴[蒙名]来源蔷薇科白毛委陵菜Potentilla conferta Bung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性味苦、酸,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

  • 鮧鱼尾

    《中药大辞典》:鮧鱼尾药材名称鮧鱼尾拼音Yí Yú Wěi出处《纲目》来源为鲇鱼科动物鲇鱼的尾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鮧鱼"条。功能主治《纲目》:"治口

  • 橄榄仁

    《中药大辞典》:橄榄仁药材名称橄榄仁拼音Gǎn Lǎn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种仁。收集果核,击碎核壳,取出种仁,晒干。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 红钉耙藤

    《中药大辞典》:红钉耙藤药材名称红钉耙藤拼音Hónɡ Dìnɡ Pá Ténɡ别名山木通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短尾铁线莲的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落

  • 钩吻

    《中药大辞典》:钩吻药材名称钩吻拼音Gōu Wěn别名野葛(《本经》),秦钩吻、毒根(《吴普本草》),冶葛、胡蔓草(《南方草木状》),黄野葛(《千金方》),除辛(《蜀本草》),吻莽、断肠草(《梦溪笔谈

  • 山砂姜

    药材名称山砂姜拼音Shān Shā Jiānɡ英文名all-grass of Greenflower Peristylus别名斑叶玉凤兰、珍珠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

  • 黄花独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独蒜药材名称黄花独蒜别名土白及[广西]、粉口兰来源兰科黄花独蒜Spathoglottis pubescens Lindl.,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贵州、台湾。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