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刚毛尖子木

刚毛尖子木

药材名称刚毛尖子木

拼音Gānɡ Máo Jiān Zi Mù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刚毛尖子木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spora uagans (Roxb.)Wall.[Melastoma uagans 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2m。茎略四棱形或圆柱形,无槽或稀具浅槽,幼嫩时密被平展的腺毛。叶柄长1.5-5.5(-6)cm;叶片薄坚纸质或近膜质,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至圆形或钝,长11-16.5(-19)cm,宽5-7.5(-9)cm,边缘具不整齐的小齿,齿尖具刚毛,通常具缘毛,5-7基出脉,两面被细小的糠秕状鳞片,叶面基出脉、侧脉平整,背面基出脉、侧脉明显隆起,幼时基出脉、侧脉密被星状毛。由聚伞花序组成的圆锥花序顶生,长12-25cm,宽2.5-6cm,基部具叶状总苞2枚,花序轴、花梗及花萼均密被糠秕状星状毛;苞片和小苞片小,钻形,长约1mm,早落;花萼长约6mm,狭坛形,具钝四棱,具纵脉8条,其中4条不明显,裂片极小,几不明显,先端具突起的小尖头,花瓣红色或粉红色,卵形,长约6mm,于右上角突出一小片,先端具突起小尖头,无毛;雄蕊长者与短者药隔均隆起,基部均伸长成短距;子房纺锤形,下位,无毛。蒴果椭圆形,先端具胎座轴,长约5.5mm,顶孔开裂;宿存萼较果长,坛形,近先端缢缩。花期约10月,果期约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930m的疏,密林中湿润的地方及溪边,河旁。

资源分布:分布鞋于云南。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痢疾;腹泻;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核桃油

    药材名称野核桃油拼音Yě Hé Tɑo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野核桃种仁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glans cathaycnsis Dode[J.draconis Dode]采收和

  • 白八角莲

    药材名称白八角莲拼音Bái Bā Jiǎo Lián别名血丝金盆、鬼臼、九臼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贵州八角莲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ysosma majorensis(Gagnep.)Y

  • 野桂花

    药材名称野桂花别名臭皮、异叶海桐、细杉树、鸡骨头来源海桐花科野桂花Pittosporum heterophyllum Franch.,以根皮、茎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甘肃、四川。性味苦,凉。功能主治解

  • 裸柱菊

    药材名称裸柱菊拼音Luǒ Zhù Jú别名九龙吐珠、七星坠地、七星菊、大龙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裸柱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iua anthemifolia (Juss.) R. B

  • 红豆树

    药材名称红豆树拼音Hónɡ Dòu Shù别名红豆来源豆科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平。有小毒

  • 毛梾枝叶

    《中药大辞典》:毛梾枝叶药材名称毛梾枝叶拼音Máo Lái Zhī Yè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毛梾的枝叶。原形态毛梾,又名:红零子、红梗山茱萸、癞树、八树。

  • 芒硝

    《中国药典》:芒硝药材名称芒硝拼音Mánɡ Xiāo英文名NATRII SULFAS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性状本品为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无色

  • 油柑根

    《中药大辞典》:油柑根药材名称油柑根拼音Yóu Gān Gēn别名余甘子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芦荟根

    《中药大辞典》:芦荟根药材名称芦荟根拼音Lú Huì Gēn出处《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的根。功能主治《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儿疳积,尿路感染。芦

  • 五指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指茄药材名称五指茄别名五指丁茄、五角茄来源茄科五指茄Solanum mammosum L.,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苦,涩,寒。有毒。功能主治散瘀消肿。主治淋巴结炎,疮疖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