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凤尾贯众

凤尾贯众

《中药大辞典》:凤尾贯众

药材名称凤尾贯众

拼音Fènɡ Wěi Guàn Zhònɡ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刺叶耳蕨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3~17厘米。根茎直立,具叶柄残基,表面被膜质鳞片,鳞片披针形,浅棕色,先端尖,边缘具齿;根丛生,纤细坚韧,黑棕色。1回羽状复叶簇生;叶柄长4~5厘米,基部具鳞片,阔卵形,浅棕色,边缘有不明显细齿1叶轴下端被有狭细鳞片;小叶互生,菱状卵形,先端渐尖,边缘具刺,大小不一,以基部上侧1枚显着增大,耳状,叶顶及齿端均呈刺状,叶片基部阔楔形,偏斜,不对称,两面均被短毛。孢子囊近圆形,散生,棕色。

生境分部喜生阴处石上。

性味性平,味辛微苦涩。

功能主治止血。治便血,鼻衄,妇女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凤尾贯众

药材名称凤尾贯众

拼音Fènɡ Wěi Guàn Zhònɡ

英文名Herb of Acanthophyllous Shield Fern

别名贯众耳蕨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刺叶耳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acanthophyllum(Franch.)Chris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8-50cm。根茎短而直立,连叶柄密被深棕色、卵圆形大鳞片,先端长钻状,常扭曲,边缘有锯齿。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头,基部不变狭,一回深羽裂;羽片4-7对,披针形,长约2cm,近羽裂,有羽片3-4对,或下部数对羽片为羽状,向上的羽片仅基部上侧有1片分离的小羽片;裂片近圆形或椭圆形,全缘,先端有1长刺状硬尖头,叶上面光滑,下面被棕色、纤维状鳞毛;叶轴密被红棕色、钻形小鳞片,脱落后留有痕迹。孢子囊群每裂片有2-4个;囊群盖深棕色,边缘有不整齐的小齿,早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800m的山坡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平;辛;微苦;涩;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主便血;鼻衄;妇女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临床应用凤尾贯众投入水缸,可解水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射鸡尾

    药材名称射鸡尾拼音Shè Jī Wěi别名人头发、飞惊草、铁包针(《贵州民间方药集》),青根、大石韦、剑刀草、大金刀、青叶红、叶上子、双蒜子、大骨牌草、七星剑、骨牌草、岩红豆(《湖南药物志》

  • 蒴藋

    药材名称蒴藋拼音Shuò Diào别名接骨草(《履巉岩本草》),接骨木(《东医宝鉴》),真珠花、珊瑚花、排风藤、铁篱笆(《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吴草(《草木便方》),英雄草(《分类

  • 伏龙肝

    《全国中草药汇编》:伏龙肝药材名称伏龙肝拼音Fú Lónɡ Gān别名灶心土来源为久经草或木柴熏烧的灶心土。性状为不规则的团块,大小不一。全体红褐色,表面有削砍的刀痕。质较硬,断面

  • 刺齿凤尾蕨

    药材名称刺齿凤尾蕨拼音Cì Chǐ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all-grass of Disparate Brake别名半边双、半边旗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

  • 水紫菀

    《中药大辞典》:水紫菀药材名称水紫菀拼音Shuǐ Zǐ Wǎn别名山苦菜(《黄山植物的研究》)。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高株山莴苣的根。6月采挖,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

  • 地皮消

    《中药大辞典》:地皮消药材名称地皮消拼音Dì Pí Xiāo别名地皮胶、刀口药、蛆药(《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喜栎小苞爵床的全草。夏、秋采集,切碎,晒

  • 甘蔗滓

    《中药大辞典》:甘蔗滓药材名称甘蔗滓拼音Gān Zhe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杆经榨去蔗浆后的渣滓。功能主治治秃疮,痈疽,疔肿。用法用量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调敷。复方①治小儿头疮白秃

  • 石豆瓣

    药材名称石豆瓣拼音Shí Dòu Bàn别名小万年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安龙景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tsiangii Fro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

  • 薅田藨

    《中药大辞典》:薅田藨药材名称薅田藨拼音Hāo Tián Pāo别名藨(《尔雅》),蛇泡竻、黑龙骨(《生草药性备要》),三月泡(《辰溪县志》),红梅消、红琐梅、过江龙、倒筑伞(《植物名实图考

  • 黍根

    《中药大辞典》:黍根药材名称黍根拼音Shǔ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黍米"条。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功能主治《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