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凤尾搜山虎

凤尾搜山虎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尾搜山虎

药材名称凤尾搜山虎

拼音Fènɡ Wěi Sōu Shān Hǔ

别名多羽节肢蕨、地蜈蚣搜山虎、爬地虎、过山龙

来源蕨类水龙骨凤尾搜山虎Arthromeris mairei (Brause) Ching,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部西南地区。

性味苦、微涩,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络止痛,消积滞,通大便。主治食积,胃痛,腹胀,便秘,风湿筋骨痛,坐骨神经痛,牙痛,头痛。

用法用量1~2钱。

注意生用性蒙,熟用性缓,故须炮制。

老年人体虚及孕妇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凤尾搜山虎

药材名称凤尾搜山虎

拼音Fènɡ Wěi Sōu Shān Hǔ

别名搜山虎、地蜈蚣爬山虎过山龙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西南节肢蕨根茎。秋、冬采挖。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根茎长,横生,生叶处隆起,叶落后留有凹槽,鳞片线状披针形,暗棕色,先端钻形;须根多数,纤细弯曲。叶远生,叶柄长约13厘米,黄绿色,基部有小突起;1回羽状复叶,狭卵形,两侧羽片8~16对,顶片与最上的侧羽片连合,末端1对羽片最大,其基部外侧有一长耳状裂片;羽片线状披针形,先端尾尖,基部微狭,无柄,边缘膜质,中脉于两面凸出,平行侧脉羽状,不明显。孢子囊群球形,棕色,常两两相连。

生境分部生于山岩石隙阴湿处。分布西南地区。

炮制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放入子母火中烧半小时,括去皮毛,切片晒干。

性味性微寒,味苦微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络,消积滞,通大便,降火。治食积胃痛,腹胀便秘,风湿筋骨疼痛,坐骨神经痛,目痛,牙痛,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配蜂蜜服。

注意年老、体虚及孕妇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凤尾搜山虎

药材名称凤尾搜山虎

拼音Fènɡ Wěi Sōu Shān Hǔ

英文名rhizome of Maire Jointed Pinna Fern

别名蜈蚣爬山虎过山龙、石连姜、钻地风、钻地蜈蚣凤尾草、毛消、毛虫、搜山虎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多羽节肢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hromeris mairei (Brause) Ching

采收和储藏:秋、科季采挖根茎,洗净,去须根,放火上燎去毛,刮去外皮,晒干,或片晒干。

原形态多羽节肢蕨,植株高50-70cm。根茎长而横生,密被淡棕色、渐尖头狭披针形鳞片,全缘。叶元生;叶柄长约18cm,禾秆色;叶片一回羽状;侧生羽片6-12对或更多,长达14cm,宽2-2.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楔形,边缘波状,有狭的软骨质边,顶生羽片常与其下侧羽片相连,无柄;末端一对羽片最大,其基部外侧有一长耳状裂片,羽片线状披针形,先端尾尖,基部微狭,无柄,叶片两面光滑;侧脉羽状,在背面隆起。孢子囊群小,圆形,棕色,在侧脉之间有2行,常彼此成对汇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m左右的针叶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呈长圆柱形,一端钻形,稍弯曲,长6-11cm,宽1-1.5cm。表面暗棕褐色,具凹陷的叶痕、残留鳞片及点状根痕。质坚,味苦涩。

炮制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放入子母火中烧半小时,括去皮毛,切片晒干。

性味味苦;微涩;性微寒;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消积通便;降火;止痛;利尿。主风湿稻田骨痛;坐骨神经痛;骨折;食积腹胀;便秘;目赤;牙痛;头痛;小便不利;淋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泡酒;或配蜂蜜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木天蓼

    《中药大辞典》:木天蓼药材名称木天蓼拼音Mù Tiān Liǎo别名天蓼(《药性论》),藤天蓼(《本草拾遗》),天蓼木(《圣惠方》),含水藤(《中国树木分类学》),葛枣、葛枣猕猴桃(《东北木

  • 水藁本

    药材名称水藁本拼音Shuǐ Gǎo Běn别名黄藁本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尖叶藁本的根和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acuminatum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

  • 佛指甲

    《中药大辞典》:佛指甲药材名称佛指甲拼音Fó Zhī Jiɑ别名瓦松(《滇南本草》),瓦花、滇瓦花、石花、石根、九头狮子草、岩如意(《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景天科植物佛指甲的

  • 洋蓍草

    《中药大辞典》:洋蓍草药材名称洋蓍草拼音Yánɡ Shī Cǎo别名锯草(《中国药植图鉴》),蜈蚣蒿、一苗蒿(《陕西中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菊科植物千叶蓍的全草。6~8月采收。

  • 白叶刺根

    药材名称白叶刺根拼音Bái Yè Cì Gēn出处福建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原形态福建胡颓子,又名:椬梧。常绿直立灌木,高1~2米。枝具长棘刺,幼枝被褐色鳞片

  • 竹叶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叶莲药材名称竹叶莲拼音Zhú Yè Lián别名地藕来源鸭跖草科杜若属植物杜若Pollia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和根入药。夏秋采收

  • 蒌蒿

    《中药大辞典》:蒌蒿药材名称蒌蒿拼音Lóu Hāo别名蒌(《诗经》),购、蔏蒌(《尔雅》)。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蒌蒿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2米。叶有柄,互生,羽状深裂,裂片

  • 旋柄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旋柄茄药材名称旋柄茄拼音Xuán Bǐnɡ Qié别名旋花茄、跌打须、大苦溜溜、苦凉菜、理肺散、倒提壶来源茄科旋柄茄Solanum spirale Roxb.,

  • 假友水龙骨

    药材名称假友水龙骨来源蕨类水龙骨科假友水龙骨Polypodium pseudoamoenum Ching,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河南。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关

  • 小果排草

    药材名称小果排草拼音Xiǎo Guǒ Pái Cǎo别名合血香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果香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mi-crocarpa C.Y.Wu采收和储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