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光里白

光里白

药材名称光里白

拼音Guānɡ Lǐ Bái

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光里白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lopterygium laevissima(Christ)Nakai[Gleichenia laevissima Christ;Hicriopteris laevissima(Christ)Ching]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去须根及叶柄,晒干。

原形态陆生中型蕨类植物,植株高1-1.5m。根茎圆柱形,横走,被暗棕色鳞片。叶柄下面圆,上面平,有沟,基部被疣状突起;叶厚纸质,下面灰绿色,由密被鳞片的顶芽两侧生出1对二回羽状深裂的羽片,或第2年顶芽发育成主轴,主轴再生出顶芽,如此形成多对羽片。羽片卵状长圆形,长35-60cm,中部宽达25cm,先端渐尖;小羽片20-30对,几无柄,互生,中部的最长达20cm,狭披针形,向先端长渐尖,羽状全裂;裂片25-40对,互生,向上斜展,长7-13mm,宽约2mm,基部下侧裂片长约5mm,披针形,全缘,干后内卷;侧脉分叉,孢子囊群圆形,由4-5个孢子囊组成,在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500m的山谷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性状1.性状鉴别 根状茎较平直,直径4-6mm,表面较光滑,暗褐色,有亮棕色大鳞片及多数黑色须根。质坚硬,易折断,断面不平,皮层棕色,中央为淡黄色中柱。气微,味淡后微辛。

2.显微鉴别 根状茎横切面:表皮细胞较小。皮层细胞壁木化加厚,近内皮层的4-5列,细胞壁尤厚,几无胞腔;内皮层凯氏点明显。中柱鞘为3-4列薄壁细胞,原生中柱维管束周韧型。

性味微苦;涩;凉

功能主治行气;止血;接骨。主胃脘胀痛;跌打骨折;鼻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塞鼻;或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五眼果树皮

    《中药大辞典》:五眼果树皮药材名称五眼果树皮拼音Wǔ Yǎn Guǒ Shù Pí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漆树科植物南酸枣的树皮。全年可采。原形态南酸枣,又名:酸枣、酸醋树。落叶

  • 扁蕾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蕾药材名称扁蕾拼音Biǎn Lěi别名沼生扁蕾来源龙胆科扁蕾属植物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 (Munro) Ma [Gentianella paludo

  • 百蕊草根

    《中药大辞典》:百蕊草根药材名称百蕊草根拼音Bǎi Ruǐ Cǎo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的根。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下乳,亦通顺血脉,调气。"用法用量内服

  • 芡实茎

    《中药大辞典》:芡实茎药材名称芡实茎拼音Qiàn Shí Jīnɡ别名花耿(《本草图经》),鸡头菜(《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花茎。性味《纲目》:"咸甘

  • 龙脑膏香

    《中药大辞典》:龙脑膏香药材名称龙脑膏香拼音Lónɡ Nǎo Gāo Xiānɡ别名婆律膏(《唐本草》),龙脑油(《南海药谱》),婆律香(《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性味

  • 灰藋

    《中药大辞典》:灰藋药材名称灰藋拼音Huī Diào别名金锁天(《雷公炮炙论》),灰藜、水落藜(《救荒本草》),灰条(《野菜谱》),灰涤菜(《纲目》),灰蒴、灰苋(《医林纂要》),灰苋菜(《

  • 矩叶酸藤果

    药材名称矩叶酸藤果拼音Jǔ Yè Suān Ténɡ Guǒ别名多脉信筒子、马桂花来源紫金牛科矩叶酸藤果Embelia oblongifolia Hemsl.,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

  • 回回蒜果

    药材名称回回蒜果拼音Huí Huí Suàn Guǒ别名水杨梅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回回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unculus chinensis Bunge.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摘,

  • 麻牛膝

    药材名称麻牛膝拼音Má Niú Xī别名苦麻牛膝、金河牛膝、白牛膝、千把钩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头花杯苋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thula capitata Moq.采收和储藏:秋、冬两季采

  • 凌霄

    药材名称凌霄拼音Línɡ Xiāo英文名Chinese Trumpetcreeper Flower别名紫葳花、上树蜈蚣花、倒挂金钟来源为紫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