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假酸浆

假酸浆

《中药大辞典》:假酸浆

药材名称假酸浆

拼音Jiǎ Suān Jiānɡ

别名水晶凉粉(《贵州草药》),蓝花天仙子大千生(《云南中草药》),冰粉(《云南中草药选》),鞭打绣球、草本酸木瓜(《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苦莪(《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假酸浆全草。秋季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主根长锥形,有纤细的须根。茎棱状圆柱形,有4~5条纵沟,绿色,有时带紫色,上部三叉状分枝。单叶互生,草质,连叶柄长4~15厘米,宽1.5~7.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下延,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且成皱波状,侧脉4~5对,上面凹陷,下面凸起。花单生于叶腋,淡紫色;花萼5深裂,裂片基部心形;花冠漏斗状,径约3厘米,花筒内面基部有5个紫斑。蒴果球形,径约2厘米,外包5个宿存萼片。种子小,淡褐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田边、荒地、屋园周围、篱笆边。分布云南、广西等地;贵州地区亦有栽培。

化学成分叶含假酸浆烯酮、魏察假酸浆酮。全草含假酸浆甙苦素0.65%。根含托品酮、古豆碱。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甘淡微苦,平。"(有毒)

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止咳,治痧气,疥癣。"

②《云南中草药选》:"镇静,祛痰,清热,解毒。治狂犬病,精神病,癫痫,风湿痛,疮疖,感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假酸浆

药材名称假酸浆

拼音Jiǎ Suān Jiānɡ

英文名Fruit or seed of Apple of Peru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假酸浆的全草、果实和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icandra physaioides (L.) Gaert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全草,分出果实,分别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花于夏季或秋季采摘,阴干。

原形态假酸浆,一年生草本,高0.4-1.5m。主根长锥形,有纤细的须状根。茎棱状圆柱形,有4-5条纵沟,绿色,有时带紫色,上部三叉状分枝。单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长4-12cm,宽2-8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下延,边缘有具圆缺的粗齿或浅裂,两面有稀疏毛。花单生于叶腋,通常具较叶柄长的花梗,俯垂;花萼5深裂,裂片先端尖锐,基部心形,果时膀胱状膨大;花冠钟形,浅蓝色,直径达4cm,花筒内面基部有5个紫斑;雄蕊5;子房3-5室。浆果球形,直径1.5-2cm,黄色,被膨大的宿萼所包围。种子小,淡褐色。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边、荒地或住宅区。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均有作药用或观赏栽培;河北、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有逸为野生。

化学成分叶含假酸浆烯酮(nicandrenone),即假酸浆酮-1(nic-1),假酸浆烯酮内酯(nic-1-lactone),假酸浆酮(nic)-1(nic-1),假酸浆烯酮内酯(nic-1-lactone),假酸浆酮(nic)-2、-3、-7、-10、-11、-12、17,叶中还含魏察假酸浆酮(withanicandrin)。新鲜的全草含假酸浆甙苦素(nicandrin)。

种子中含少量曼陀罗甾内酯(daturalactone),脱脂的种子含假酸浆甙苦素B,魏察假酸浆酮。种子油含脂肪酸和甾醇类化合物。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palmo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还有少量亚麻酸(linolenic acid);甾醇类化合物包括胆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24-亚乙基胆甾醇(24-ethylidene cholesterol)。

根中含古豆碱(hygrine),托品酮(tropinone)。

药理作用抗肿瘤作用,假酸浆中含有的假酸浆烯酮在体处试验中对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细胞株的ED50为0.74μg/ml,对鼻咽癌KB细胞的ED50为2.0μg/ml,但是,在体内抗P388试验中未网球有活性。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镇静。主感冒发热;鼻渊;热淋;痈肿疮疖;癫痫;狂犬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全草或工化3-9g,鲜品15-30g;果实1.5-3g。

复方①治发烧:假酸浆子三钱,煨水冷服。②治胃热:假酸浆子、马鞭草各三钱,煨水冷服。③治热淋:假酸浆子、车前子各三钱,煨水服。(①方以下出《贵州草药》)④治疮痈肿痛,风湿性关节炎:假酸浆果实五分至一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各家论述1.《贵州草药》:种子:清热退火,利尿。

2.《云南中草药》:果实:祛风,消炎。治风湿性关节炎,疮痈肿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槠子皮叶

    《中药大辞典》:槠子皮叶药材名称槠子皮叶拼音Zhū Zǐ Pí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树皮及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槠子"条。功能主治①

  • 菘菜

    《中药大辞典》:菘菜药材名称菘菜拼音Sōnɡ Cài别名白菜(《饮膳正要》),夏菘(《农政全书》),小白菜、江门白菜(《广州植物志》),油白菜(《苏南种子植物》)。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十

  • 地绵绵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绵绵药材名称地绵绵别名小野芝麻、蜘蛛草来源唇形科地绵绵Galeobdolon chinense (Benth.) C. Y. Wu,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

  • 华南铁角蕨

    药材名称华南铁角蕨拼音Huá Nán Tiě Jiǎo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华南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austrochinense Ching采收和储藏:

  • 伽喃香

    药材名称伽喃香拼音Gā Nán Xiānɡ别名奇南香(《本草乘雅半偈》),琪喃(《宦游笔记》),奇楠(《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瑞香科植物沉香或白木香近根部的含有多量树脂的木材。

  • 大麦秸

    《中药大辞典》:大麦秸药材名称大麦秸拼音Dà Mài Jiē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成熟后枯黄的茎秆。药理作用大麦秸中,含有多糖成分,初步动物试验,具有抗癌作用。性味味甘苦

  • 梅核仁

    《中药大辞典》:梅核仁药材名称梅核仁拼音Méi Hé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种仁。化学成分种子含苦杏仁甙。性味①《药性论》:"味酸,无毒。&qu

  • 山核桃皮

    药材名称山核桃皮拼音Shān Hé Tɑo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山核桃的根皮、外果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a cathayensis Sarg.[Hicoriacathayensis

  • 竹荪

    药材名称竹荪拼音Zhú Sūn别名竹蓐、竹肉、竹菰、竹蕈出处1。本品以竹蓐之名始载于《食疗本草》,云:“慈竹林夏月逢雨,滴汁着地生蓐,似鹿角,白色,可食。”2.《酉阳杂俎》云:“江淮有竹肉,大如弹丸,

  • 粗皮蛙

    药材名称粗皮蛙拼音Cū Pí Wā英文名toad别名癞皮蛙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蛙科动物粗皮蛙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arugosa (schlegel).采收和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