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五角叶葡萄

五角叶葡萄

药材名称五角叶葡萄

拼音Wǔ Jiǎo Yè Pú Tɑo

别名葡萄(《陕西中草药》)。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葡萄科植物葡萄根皮。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本质藤本,长达8米。幼枝,叶柄和花序轴密生白色或豆沙色蛛丝状柔毛。叶卵形或五角状卵形,长8~11厘米,宽6~8厘米,边缘具锯齿,不裂或具不明显的3~5角,或3~5裂,先湍急尖,基部近截形或浅心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或灰棕色的绒毛。圆锥花序长8~11厘米,分枝近平展,密被绒毛;花小,淡黄绿色,具细梗,无毛;花萼不明显;花瓣5,长约1.8毫米;雄蕊5。浆果球形,黑紫色,直径6~8毫米。

本植物的全株、叶(野葡萄藤)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低山坡灌木丛中、石崖或沟边。分布陕西、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甘肃、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性味《陕西中草药》:"味微苫酸,性平。"

功能主治①《陕西中草药》:"凋经活血,补虚止带。治月经不调,白带。"

②《贵州草药》:"舒筋活血,清热解毒,生肌,利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或研粉撒。

复方①接骨:野葡萄根皮,捣烂和酒酿调匀,包患处,

②治肿毒:野葡萄根皮(研末)、野菜油等分。和蜂蜜捣敷患处。

③治赤痢:野葡萄根皮、何首乌委陵菜各二钱。煎水,红糖引。(选方出《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水松叶

    药材名称水松叶拼音Shuǐ Sōnɡ Yè别名水松须(《生草药性备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杉科植物水松的叶,夏、秋采收。原形态详"水松皮"条。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

  • 红果冬青根

    药材名称红果冬青根拼音Hónɡ Guǒ Dōnɡ Qīnɡ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冬青科植物红果冬青的根。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复方治劳伤疼痛:红果冬青根、淫羊藿各五钱,大风藤

  • 牛角藓

    药材名称牛角藓拼音Niú Jiǎo Xiǎn英文名cattle horns moss别名短叶牛角藓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藓科植物牛角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to

  • 蜡瓣花根

    药材名称蜡瓣花根拼音Là Bàn Huā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中华蜡瓣花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采收和储藏:根皮夏季采挖,刮去

  • 梵天花根

    《中药大辞典》:梵天花根药材名称梵天花根拼音Fàn Tiān Huā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的根。性味甘苦,温。①《福建民间草药》:"甘,温。"

  • 滑石粉

    药材名称滑石粉英文名PULVIS TALCI别名画石粉来源本品系滑石经精选净化、粉碎、干燥制成。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微细、无砂性的粉末,手摸有滑腻感。无臭,无味。本品在水、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 宜梧叶

    药材名称宜梧叶拼音Yí Wú Yè别名胡颓子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Elaeagnus oldhamii Maxim.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oldhamii

  • 红寒药

    药材名称红寒药来源爵床科刺粉芦莉草属植物红寒药Aporuellia scaposa C. B. Clarke,以根入药。秋冬采挖,晒干。性味苦,温。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胃腹冷痛。用法用量2

  • 红鬼笔

    药材名称红鬼笔拼音Hónɡ Guǐ Bǐ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红鬼笔Phallus rubicundus (Bos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竹林内地上

  • 臭柏

    《中药大辞典》:臭柏药材名称臭柏拼音Chòu Bǎi别名新疆圆柏、双子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阿尔叉、霍宁-阿尔茨(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柏科植物沙地柏的枝叶、球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