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九里香根

九里香根

药材名称九里香根

拼音Jiǔ Lǐ Xiānɡ Gēn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芸香科植物九里香,秋季采,去净泥土,切片,晒干。

性味《文山中草药》:"味辛苦,性温。"

归经《广西中药志》:"入心、肝、肺三经。"

功能主治治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睾丸肿痛,湿疹,疥癣。

①《南宁市药物志》:"散瘀止痛。治风湿痹痛;外敷杀虫,洗烂疮。"

②《广西中药志》:"治跌打肿痛。"

③《文山中草药》:"治泌尿系感染,支气管炎,湿疹,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广西中药志》:"阴虚火亢者忌用。"

复方①治腰骨酸痛:鲜九里香根五钱至一两,切碎和猪尾骨。水酒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睾丸肿大:鲜九里香根一至三两,和青壳鸭蛋一个。水酒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③治阴疽:九里香干根一两。水煎服。

④治久年痛风:九里香干根五钱至一两。酒水煎服。

⑤治跌打损伤:九里香鲜根一两。酒水煎服。(③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引产:用九里香干根茎1斤,制成浓缩煎液120~250毫升。每次用消毒纱布条蘸药液5~1O毫升塞入宫颈内。操作及消毒按常规进行。观察177例,除怀孕月份较小的4例失败外,其余均获成功,只少数加用催产素,部分胎盘剥寓不全者行刮宫术。副反应主要有畏寒、发热、头痛、腰酸、下腹不适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铁骨银参

    药材名称铁骨银参拼音Tiě Gǔ Yín Sh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污毛粗叶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s1anthus hartii Thunb.采收和储藏:秋后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原形

  • 臭矢菜

    药材名称臭矢菜别名羊角草、黄花菜、野油菜来源白花菜科臭矢菜Cleome vircos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性味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散瘀消肿,去腐

  • 安徽杜鹃

    药材名称安徽杜鹃来源杜鹃花科安徽杜鹃Rhododendron anhweiense Wi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根0.5~1两,水煎,冲黄酒

  • 白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酒草药材名称白酒草别名山地菊、假蓬、酒药草、小白酒草来源菊科白酒草Conyza japonica (Thunb.) Les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云

  • 空心泡

    药材名称空心泡别名蔷薇莓、七叶饭消扭、三月泡、白花三月泡、划船泡、龙船泡、倒触伞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空心泡Rubus rosaefolius Smith,以根,嫩枝及叶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

  • 八仙草

    《中药大辞典》:八仙草药材名称八仙草拼音Bā Xiān Cǎo别名猪殃殃(《野菜谱》),小锯藤、锯子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小茜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广西中药志》),细茜草(《云南中草药》

  • 狭叶荨麻

    药材名称狭叶荨麻别名螫麻子、小荨麻、哈拉海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狭叶荨麻Urtica angustifolia Fisc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定惊,消

  • 满山红油

    药材名称满山红油拼音Mǎn Shān Hónɡ Yóu英文名OLEUM RHODODENDRI DAURICI来源本品为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

  • 垂果南芥

    《全国中草药汇编》:垂果南芥药材名称垂果南芥拼音Chuí Guǒ Nán Jiè来源十字花科垂果南芥Arabis pendula L.,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东北、

  • 虎石头

    药材名称虎石头拼音Hǔ Shí Tou英文名all-grass of Greenflower Twayblade别名虾仔兰、草斛、石泥鳅出处始载于《云南种子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大花羊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