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七里香

七里香

《中药大辞典》:七里香

药材名称七里香

拼音Qī Lǐ Xiānɡ

别名山香(《民间常用草药汇箱》)。

出处《修订增补天宝本草》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鱼草。8~9月采挖,晒干。

生境分部产四川、湖南。

性状根长30~90厘米,粗1~2厘米,外表灰棕色,断面内心淡棕色,较坚硬。

性味①《修订增补天宝本草》:"味酸辛。"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治经闭,症瘕,血崩,小儿疳积,腮腺炎。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调气血,通月经。"

②《四川中药志》:"行血活血。治血瘀症瘕及崩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鲜者1~2两)。

注意《四川中药志》:"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血瘀症瘕:七里香、蜀羊泉莪术三棱。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小儿疳积:醉鱼草根、爵床各二钱,黄麻叶一钱。炖瘦猪肉吃。

③治流行性腮腺炎:醉鱼草根二钱,犁头草三钱,金银花藤一两,木芙蓉杆三钱,狮子草二钱。水煎,一日二次分服。

④治淋巴结核:醉鱼草根、夏枯草猫爪草各五钱,鲜土圞儿三两。水煎,一日二次分服。

⑤治风湿性关节炎及腰痛:醉鱼草根五钱,土藿香三钱,白芷六钱,佩兰三钱,木防己一两。水煎,一日二次分服。(②方以下出《常用中草药配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七里香

药材名称七里香

拼音Qī Lǐ Xiānɡ

英文名Root of Lindley Butterflybush

别名山香

出处出自《修订增补天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桐花科植物台琼海桐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ttosporum pentondrum Merr.var.hainanense(Gagnep.)H.L.Li[P.formosanum Hayata;P.formosanum Hayata var.hainanense Gagnep.]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

原形态台琼海桐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达12cm。嫩枝被锈色柔毛,老枝秃净,皮孔不很明显。叶簇生于枝顶,呈假轮生;叶柄长5-12mm;叶片幼嫩时纸质,两面均被柔毛,以后变革质,光滑无毛,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4-10cm,宽3-5cm,先端钝,或急短尖,基部下延,狭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无毛,全缘或有波状皱折;侧脉7-10对,网脉在背面明显,网眼细小。圆锥花序顶生,由多数伞房花序组成,密被锈褐色柔毛,总花序柄及花序轴长4-8cm,花梗长3-6mm,苞片披针形,早落;小苞片卵状披针形;花淡黄色,有芳香;萼片分离,长卵形,先端钝,有睫毛;花瓣长5-6mm;花丝长达3mm,花药长1mm;子房卵形,基部被锈色疏柔毛。蒴果扁球形,光滑无毛,2片裂开,果片薄木质,内侧有横格;种子约10颗,不规则多角形,径约3mm。花期5-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岸边,为树种之一。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海南等地。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解毒止痢。主跌打损伤,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四川中药志》:孕妇忌服。

复方1.治血瘀症瘕:七里香、蜀羊泉莪术三棱。水煎服。(《四川中药志》)2.治小儿疳积:醉鱼草根。爵床各二钱,黄麻叶一钱。炖瘦猪肉吃。3.治流行性腮腺炎:醉鱼草根二钱,犁头草三钱,金银花藤一两,木芙蓉杆三钱,狮子草二钱。水煎,一日二次分服。4.治淋巴结核:醉鱼草根、夏枯草猫爪草各五钱,鲜土LUAN儿三两。水煎,一日二次分服。5.治风湿性关节炎及腰痛:醉鱼草根五钱,土藿香三钱,白芷六钱,佩兰三钱,木防己一两。水煎,一日二次分服。(2.方以下出《常用中草药配方》)

各家论述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调气血,通月经。2.《四川中药志》:行血活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药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药子药材名称白药子拼音Bái Yào Zǐ别名白药脂、盘花地不容、山乌龟、金线吊乌龟[广东、湖南]、金线吊葫芦[江西]、金丝吊鳖来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头花千

  • 狭叶露珠草

    药材名称狭叶露珠草拼音Xiá Yè Lù Zhū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狭叶露珠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alpina L.subsp.angusti-folia (H

  • 吊灯花叶

    药材名称吊灯花叶拼音Diào Dēnɡ H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吊灯扶桑Hibiscus schizoptalus (Mast.) Hook.f.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

  • 白山苔

    《中药大辞典》:白山苔药材名称白山苔拼音Bái Shān Tái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细叶杜香的叶。全年可采,阴干,或采鲜叶熬膏。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达50厘米。多分

  • 柿根

    《中药大辞典》:柿根药材名称柿根拼音Shì Gēn别名狐柿子根皮(《疡医准绳》),柿子根(《重庆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根或根皮。9~10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柿

  • 小百部

    《中药大辞典》:小百部药材名称小百部拼音Xiǎo Bǎi Bù别名门冬薯(《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块根。2~3月间,挖取生长2~3年的地下块根,洗净泥土

  • 沙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果药材名称沙果别名火炭果、火烫头果、地檀香、香白珠来源杜鹃花科沙果Gaultheria fragrantissima Wall. var. hirsuta (Gards.) C.

  • 玫瑰花

    《中国药典》:玫瑰花药材名称玫瑰花拼音Méi Gui Huā英文名FLOS ROSAE RUGOSAE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干燥花蕾。春末夏初花将开放

  • 辣姜子

    药材名称辣姜子拼音Là Jiānɡ Zǐ别名樟树果、鸡油果、山茴香、野气辣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rubescens Lec.采收和储藏:9-10

  • 金丝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桃药材名称金丝桃拼音Jīn Sī Táo别名金丝海棠、五心花来源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金丝桃Hypericum chinense L.,以根入药。随时可采,晒干。性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