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七叶胆

七叶胆

药材名称七叶胆

拼音Qí Yè Dǎn

别名小苦药、公罗锅底、遍地生根

出处《中草药通讯》2:24,1972

来源葫芦科植物绞股蓝根状茎全草。9~10月采。

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茎细长,有棱,卷须先端2裂或不分裂。鸟趾状复叶,互生;叶柄长2~4厘米,被柔毛;小叶5~7枚,膜质,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浅波状小齿,中间小时较大,长4~10厘米,宽1.5~3厘米,两侧小叶渐小。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组成腋生、披散的圆锥花序,长10~16厘米;花萼短小,5裂;花冠黄绿色,6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长2.5~3毫米;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雌花序较短;花柱3,子房球形。浆果球形,直径5~9毫米,成熟时黑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间阴湿处。分布我国南部。

化学成分含甾醇、糖类、色素、甙。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止咳祛痰,治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0.7~1钱,每日3次,10天为一疗程。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七叶胆(全草)研粉,制成片剂或装胶囊,每次2.5~3.0克,日服3次,10日为一疗程。537例(年龄均在50岁以上)患者经一个疗程后,临床治愈25例(4.7%),显效133例(24.8%),好转266例(49.5%),无效113例(21%)。观察中发现:七叶胆对吸烟的气笋炎患者疗效较差,对痰湿化热型疗效比痰湿型好。副作用: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头晕,眼花、耳鸣等,均较轻微,能坚持继续服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香木菌桂

    《中药大辞典》:香木菌桂药材名称香木菌桂拼音Xiānɡ Mù Jūn Guì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椿树的枝叶及树皮。原形态椿树,又名:枸骨、杠谷树、刺格、猫儿刺。灌木

  • 雉尾

    《中药大辞典》:雉尾药材名称雉尾拼音Zhì Wěi出处《纲目》来源为雉科动物雉的尾羽。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雉"条。功能主治①《纲目》:"烧灰和麻油,敷丹毒。&qu

  • 木棉根

    《中药大辞典》:木棉根药材名称木棉根拼音Mù Mián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根或根皮。化学成分根含蛋白质、脂类、鞣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淀粉、胶质等

  • 榧枝叶

    药材名称榧枝叶拼音Fěi Zhī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树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rreya grandis Fort.ex Lindl.[Torreya grandi Fort.

  • 豉汁

    药材名称豉汁拼音Chǐ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淡豆豉加入椒、姜、盐等的加工制成品。制法《纲目》:"用好豉三斗。清麻油熬令烟断,以一升拌豉,蒸过摊冷晒干,拌再蒸,凡二遍。以白盐一斗捣和,

  • 石蛇

    药材名称石蛇拼音Shí Shé别名蛇螺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螺科动物覆瓦小蛇螺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rpulorbis imbricata(Dnuder)采收和储藏:退潮后于岩石上剥取,晒干。原

  • 山菅兰

    药材名称山菅兰拼音Shān Jiān Lán别名老鼠砒、山猫儿、山大箭兰、山交剪、桔梗兰、绞剪草来源百合科山菅兰属植物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L.)DC.,以根入药。四

  • 苋根

    《中药大辞典》:苋根药材名称苋根拼音Xiàn Gēn别名地筋(《石药尔雅》)。出处《石药尔雅》来源为苋科植物苋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苋"条。性味甘,寒。①《本草图经》:

  • 方榄

    药材名称方榄拼音Fānɡ Lǎn别名三角榄。出处方榄始载于《纲目》橄榄条下,云:“又有一种方榄,出广西两江峒中,似橄榄而有三角或四角…”所述与本种相符。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方榄的果

  • 轮伞五加

    药材名称轮伞五加拼音Lún Sǎn Wǔ Jiā别名五加皮、刺五加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轮伞五加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uerticillatus Hoo采收和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