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龟头

龟头

阴茎头。因其状似乌龟的头,故名。

猜你喜欢

  • 水金铃

    见《四川中药志》。为节节花之别名,详该条。

  • 倒吊法

    正骨手法。《世医得效方》卷十八:“脚大腿跟出臼,……或是剉开,又可用软绵绳从脚缚倒吊起,用手整骨节,从上坠下,自然归窠。”为髋关节脱臼复位手法之一。

  • 邵兰荪

    【介绍】:清代医家。浙江绍兴人,世居杨汎桥。曾从王馥原学医,对温暑时症、虚劳及妇女经带,颇有心得经验,为当地名医,病人求治者甚多。平生推崇叶天士《临证指南》及程氏《医学心悟》二书。其医案后由曹炳章集成

  • 玉麦须

    见《滇南本草》。即玉米须,详该条。

  • 停耳

    病名。又名聤耳。见《脉因证治》卷下。①系指耳内肿起,色赤疼痛,流脓或耳内生物如赤肉。《医林绳墨》卷七:“又有停耳者,耳内有生赤肉,或有脓肿是也,此有气郁生痰,内火攻冲,肿似赤肉,或兼脓汁溃烂,谓之停耳

  • 针灸疗法

    针刺、艾灸两种治疗方法的总称。简称针灸。针刺疗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具,刺激人体穴位,运用操作手法,藉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艾灸疗法是以艾绒搓成艾团或艾条,点燃后温灼穴位皮表,达到温通经脉、扶阳散寒的目的

  • 错喉

    病证名。①食谷即吐。由贲门受伤所致。(《证治准绳》)。②乳食误呛入喉,随即引起的吐逆。

  • 下厥上竭证

    病证名。指少阴病误用汗法所致的危候。《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阳亡于下,厥从下起,故称下厥;血从

  • 滋阴降火

    治疗肾阴亏损而肾火偏亢的方法。立法以滋肾益精为主,佐以知母、黄柏、牡丹皮等以降火坚阴,或辅以山茱萸、煅龙骨、煅牡蛎以固涩肾精。常用方如知柏八味丸。

  • 日中

    指午时。《灵枢·营卫生会》:“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参见十二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