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鸭头

鸭头

《中药大辞典》:鸭头

药材名称鸭头

拼音Yā Tóu

出处《别录》

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

功能主治《别录》:"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

复方治阳水暴肿,面赤,烦躁,喘急,小便涩:甜葶苈(炒)二两,熬膏;汉防己末二两;以绿头鸭血同头合捣三千杵,丸梧子大。每木通汤下七十丸,日三服。一方加猪苓一两。(《外台》鸭头丸)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鸭头

药材名称鸭头

拼音Yā Tóu

英文名Duck head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头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s domestic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鸭时取下头部,鲜用。

原形态家鸭,家禽。嘴长而扁平,颈长,体扁。翅小,覆翼羽大。用面如舟底。尾短,公鸭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壳、黑褐等不同。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且叫声嘶哑。脚矮,前3趾有蹼,后1趾略小。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鸭喜合群,胆怯。无飞翔力,善游泳。主食谷类、蔬菜、鱼虫等。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定型的3个类型为北京鸭、金定鸭(卵用麻鸭)、高脚鸭(卵肉兼用型)。

性味甘;淡;凉

归经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主水肿尿涩;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适量,涂敷。

复方治阳水暴肿,面赤,烦躁,喘急,小便涩:甜葶苈(炒)二两,熬膏;汉防己末二两 ;以绿头鸭血同头合捣三千杵,丸梧子大。每木通汤下七十丸,日三服。一方加猪苓一两。 (《外台》鸭头丸)

各家论述《别录》: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猪栗根

    药材名称白猪栗根拼音Bái Zhū Lì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根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可采,茎皮春、

  • 关白附

    《全国中草药汇编》:关白附药材名称关白附拼音Guān Bái Fù别名山喇叭花、乌拉花、黄乌拉花、竹节白附、白附子[东北]来源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

  • 槐根

    《中药大辞典》:槐根药材名称槐根拼音Huái Gēn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根。性状干燥的根粗壮而呈圆柱形,略弯曲。外表黄色或黄褐色。质坚硬。断面黄白色,木质,纤维性。化学成分含d-山

  • 红陈艾

    药材名称红陈艾别名狭叶艾、水蒿、刘寄奴[四川]来源菊科艾属植物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以全草入药。秋季采,多鲜用。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破血行瘀,下气通络。用于

  • 天王七叶

    《中药大辞典》:天王七叶药材名称天王七叶拼音Tiān Wánɡ Qí Yè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羽裂莛子藨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天王七"

  • 野花椒根

    药材名称野花椒根拼音Yě Huā Jiāo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花椒叶"条。功能主治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

  • 丝瓜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瓜根药材名称丝瓜根拼音Sī Guā Gēn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的根。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鼻炎

  • 血散薯

    药材名称血散薯拼音Xuè Sàn Shǔ别名金不换、一滴血、山乌龟、独脚乌桕。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血散薯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dix Stephaniae Dielsianae.采收和

  • 小人参

    药材名称小人参拼音Xiǎo Rén Sh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心叶党参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肥壮,倒圆锥形,肉质白色,有须根。茎1~2枚,倾斜或攀援状,全体

  • 岩菖蒲

    《中药大辞典》:岩菖蒲药材名称岩菖蒲拼音Yán Chānɡ Pú别名岩七、兰花岩陀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的根茎。全年可采,除去叶鞘及须根,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