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窍阴
见头窍阴条。
见头窍阴条。
见《兰室秘藏·杂病门》。即除湿补气汤,见该条。
指肾气、肾阴、肾阳不足所致的各种证候。《脉经》卷二:“肾虚,……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肾虚,论曰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肾气虚弱,则足少阴之经不利,故其证
出《金匮要略》。为冬葵子之简称,详该条。
见《红河中草药》。为大黄药之别名,详该条。
即栀子豉汤,见该条。
古代对技术低劣医生的称谓。《素问·移精变气论》:“粗工凶凶。”
①经穴名。代号:BL67。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井(金)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布有趾底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并有趾背动脉及趾底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主治头痛,昏厥,
即紫金锭,见该条。
出《子母秘录》。为楮叶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见《苏沈良方》卷五。指经历数十年不愈的喘证。多因风寒癖饮积肺,气道壅阻所致。治宜温肺散寒,化饮平喘,用九宝散等方。病未发时,宜培益正气。参见久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