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痹

风痹

病名。见《灵枢·寿天刚柔》。又名行痹筋痹。《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证治准绳·杂病》:“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收。”《症因脉治》卷三:“风痹之症,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风痹之治:风寒攻痛,防风汤表里有邪者,防风通圣散、和血散痛汤、大秦艽汤风热痛者,四物二妙丸风湿之邪,苍防二妙汤。”亦可用虎骨散加减。一说风痹即痛风,《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参见筋痹、走注、痛风条。

猜你喜欢

  • 病证名。见《灵枢·百病始生》。指胸腹内积块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的一类疾患。《难经·五十五难》:“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并有五积之分。心积名伏梁,肝积名肥

  • 慈宫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冲门。见该条。

  • 黑眼

    即黑睛。《灵枢·大惑》:“筋之精为黑眼。”详黑睛条。

  • 杂病源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

  • 肺中寒证

    指肺受寒邪所致的病症。《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肺中寒,吐浊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脏中寒证》:“肺中寒之状,喜吐浊涎,气短,不能报息,洒洒而寒,吸吸而咳。”治宜温肺散寒为主。选用华

  • 表里俱实证

    证名。表里同病之一。见《万病回春·伤寒总论》。指肌表营卫和脏腑气血俱见邪实症象者。详实证、表实证、里实证条。

  • 水龙胆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龙胆,详该条。

  • 脾疝

    病名。类似腹腔内包裹性化脓性包块。《千金要方》卷十五上:“脾脉……微大为脾疝,气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疡医大全》卷二十四:“脾疝者其浊气自下逆上,连嗳不宽,胀满作痛,痛则呕吐清水或苦水痰涎之类。”

  • 脉义

    宋代太医局对医生的考试内容之一。其方法系由教授、助教选择病人,令被试者切脉并作出结论,以考板其脉学的水平。

  • 群芳谱·药谱

    见二如亭群芳谱·药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