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医药机构的职称。隶属于太医署。掌管药园的全面工作,共2人。参见药园条。
即惊涎入肺,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由阳虚,复感湿热结滞而成。此证发展缓慢,患处皮肤坚硬肿痛,初起白泡,渐扩大形长似鱼脊,破后流黄水,成脓较迟。治宜补气温散活血。始用隔蒜灸,并可用真君妙贴散香油调敷;内服内
见《湖南药物志》。为费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清·罗思举《简易草药》。为八角枫之须根,详八角枫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鸭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下。疥疮之继发感染化脓者。证治参见疥疮及脓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兰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与顺传相对而言。病证不按一般规律发展。如温热病从卫分证迅即发展至心包证候。《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见《安徽中草药》。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